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業內呼吁已久的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新疆調研時發現,新疆棉花取消收儲改直補既穩定了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及產量,又穩定了棉花供應、保證了紡織企業用棉安全。更重要的是,試點推動了棉花現貨市場的價格體制改革,反過來又帶動了期貨市場的活躍,期貨、現貨形成了良性互動格局。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隨著農發行給涉棉企業貸款運用限制的拓寬、棉花期貨期權等工具的推出、棉花期貨交割庫設置的進一步改善等,棉花期貨將重新在塑造中國價格、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著力發揮已有的功能。
業內人士還認為,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棉花產量的50-60%,新疆既是直補政策的*佳試點,也是未來棉花產業發展模式的試驗田和先行者,同時也是我國農產品(000061,股吧)市場化改革的探路者。
期現呈良性互動
新疆試水棉花直補政策消息傳出后,鄭州棉花期貨持倉量、成交量開始迅速攀升。數據顯示,2014年5月30日,棉花期貨持倉總量已達到21.9萬手,幾乎是2013年日持倉量的兩倍多。棉花期貨成交量也較2013年顯著活躍。現貨市場健康發展帶動了期貨市場的活躍,期貨、現貨兩個市場有望形成良性互動局面。
“直補政策的實施,將使內外棉價格逐步接軌,內外棉價割裂的局面將會改變。”futures.hexun.com/changjiang/index.html研究員黃尚海表示,這是期貨、現貨兩市能夠互動的主要原因。
他分析說,以前包括收儲價在內的四層結構將會變成三層結構,且期貨價、現貨價和外面價差將縮小,相關性也進一步提高。
從歷史數據看,過去十年
中國棉花網分析數據顯示,2014年實施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后,市場機制主導國內棉價,內外價差將回歸常年水平。據對臨時收儲政策前十年數據分析,在我國棉花進口政策不進行大調整前提下,內外棉價差在1000-152 0173 3840元/噸區間內,紡織企業可以承受。按進口棉到港均價在82美分左右(按匯率6.2),折人民幣1%關稅配額含稅、費港口提貨價約14100元/噸;滑準稅含稅、費提貨14700元/噸;全關稅、費港口提貨17900元/噸和上述預判,測算2014年度國內棉花均價在152 0173 38400-16000元/噸概率較大。
實際上,直補政策除了推動棉花價格向市場化邁進外,其在提高紡織企業貿易競爭力、優化棉花市場結構,穩定棉花供應方面也將發揮效應。
銀河期貨總經理姚廣表示,連續實施三年的收儲政策以及配套的棉花進口配額政策,使內外棉價差擴大,國內棉花市場成為全球棉花價格“高地”。國內紡織企業用棉成本較高,訂單流失、紡織企業貿易競爭力明顯下滑。“收儲改直補將使紡織企業用上市場定價的棉花,與全球紡織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有利于提高國內紡織企業的貿易競爭力。”他說。
姚廣同時稱,固定價格敞開收儲方式對保護棉農利益、保障市場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收儲也造成價格信號失靈、市場缺乏活力、政策效應遞減等問題。“這就要求有更有效的棉花長效調控機制作為替代。”他坦言,采用目標價格補貼,意味著棉農的種棉收益不受
黃尚海表示,直補政策將會降低新年度棉花合約的價格重心,但由于市場對該政策預期非常一致且強烈,在CF1411合約掛牌時,價格即已經基本調整到位。未來的棉花合約將更多的是遵循供需情況而動。
呼喚產品和制度創新
“今年是國家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年,市場環境發生了改變,風險和不確定性在增加,這恰恰需要棉花期貨發揮其避險工具的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認為,國家推行棉花目標價格試點的目的,是在保證棉農合理收益的前提下,發揮市場在配置棉花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現在新年度棉花目標價格已經確定在19800元/噸,但是市場價格還有賴于通過市場去發掘。
任興洲稱,新政策形勢下,更需要期貨工具。期貨市場是市場程度較高的市場形式,棉花期貨價格作為市場各方主體交易形成的價格,是市場供求關系的真實反映,因此棉花期貨價格在確定棉花市場價格、完善棉花補貼機制上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隨著農發行給涉棉企業貸款運用限制的拓寬、棉花期貨期權等工具的推出、棉花期貨交割庫設置的進一步改善等,棉花期貨將重現巨人風采。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設立新疆棉花交割流轉庫。”新疆棉花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肖玉清建議,新疆棉花產量高質量好,希望鄭商所盡快在新疆設立棉花交割的流轉倉庫,使棉花企業可以更加方便地參與棉花期貨套期保值,利用期貨管理棉花價格風險,提高棉花質量,推動新疆棉花產業發展。
中華棉花集團總經理王萬翔則表示,今年國家推行目標價格試點,給了期貨功能發揮奠定了基礎。在新市場條件下,一方面希望鄭商所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規則,擴大持倉限額,滿足現貨企業的套保需求,建議在保證棉花標準倉單質量的同時,實行標準倉單自由流通;另一方面加大市場宣傳力度,讓更多的涉棉企業參與到棉花期貨市場,“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下,參與的企業越多,越能有效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
在新的政策和市場條件下,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涉棉產業,市場也在呼喚更多產品和制度上的創新。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表示,應該加緊推出棉花期權。“以美國為例,期權*早用于美國谷物類農產品市場,現貨商、農場主通過參與期權交易,達到了保值和避險的目的。建議鄭商所能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嘗試推出棉花期權,將棉花價格風險通過期權交易進行轉移和分散,以豐富我國資本市場風險管理手段,服務于我國棉花價格形成機制。”
探路農產品改革
業內人士認為,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棉花產量的50-60%,新疆既是直補政策的*佳試點,也是未來棉花產業發展模式的試驗田和先行者,同時也是我國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探路者。
“用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替代收儲政策,將推進棉花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姚廣表示,用市場價格替代國家直接定價,是國家改進棉花市場調控機制、厘清政策與市場關系的一次積*探索。有利于活躍市場,發揮棉花流通各方的主觀能動性、理順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關系、提高市場效率、降低市場運營成本。
中紡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同樣認為,目前的棉花政策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提倡直補政策,是為了打破當前的制度,希望更多地實現市場化。
實際上,棉花直補試點已經成為國內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一大探索。“以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取代敞開不限量臨時收儲政策,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具體部署,使得中國棉花價格的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宏源期貨棉花期貨研究員王勇表示,隨著收儲政策的退出,價格主導權將逐漸被交回市場手中。在這種情況下,農產品期貨在相當程度上承擔了保障農民收入和促進公允價值的責任。
王勇稱,新“國九條”也高度強調了市場化的作用和意義,并將其作為指導資本市場發展的一項基本原則,提出“堅持尊重市場規律,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大化和效率*優化”,為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指出了方向,并有利于促進農產品期貨市場化定價功能的發揮。
他認為,長期來看,直補政策并不是市場化改革的*佳方案,“國外發達國家例如美國更傾向于市場的問題用市場手段解決,如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很好地替代了原先為保護農民利益而采取的補貼政策。”他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