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5月26日,浙江省絲綢協會、江蘇省絲綢協會聯合向兩省蠶繭收購單位和繅絲企業發起關于不收毛腳繭的倡議和呼吁:從今年春繭收購開始,嚴格按照國家《繭絲流通管理辦法》、《繭絲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不收毛腳繭。要鼓勵倡導蠶農交售化蛹繭。各地繭站要把好質量關,保護蠶農利益,維護收購秩序。呼吁政府監管部門:打擊非法收購、擾亂收購秩序的不法繭販,懲處違反質量義務收購毛腳繭等有嚴重質量問題蠶繭的繭絲經營者。
據了解,蠶上簇吐絲結繭后化蛹,因此成熟的繭叫化蛹繭,剛吐完絲或正在吐絲尚未化蛹的繭,因其還保持蠶的形態(毛腳)而稱為毛腳繭。毛腳繭富含水分,比化蛹繭高出10%以上,由于蠶繭按重量出售,每斤可多賣1~2元。但是毛腳繭給繅絲企業帶來的危害卻很大:主要表現在毛腳繭堆集時發生蒸熱,影響繭質;烘烤時預蛹掙扎,毛腳抓破繭內層,斷頭多亂,原料成廢料;烘烤時蛹油和體液滲出,污染繭層成為油繭和黃斑繭、印爛繭等;烘烤時不易均勻適干,影響繅絲質量。
據湖州絲綢之路集團董事長凌蘭芳介紹,國家曾規定禁止出售毛腳繭,在計劃經濟時期監管嚴格,懲處嚴厲。但近些年來,由于繅絲產能大大過剩,各地搶購原料,繭販提早收購,于是毛腳繭泛濫,致使形成行業災難。究其原因,產能過剩,監管缺失,唯利是圖,利益把持等是主要原因。全國蠶繭除個別少數民族產區以外,都受到毛腳繭危害。毛腳繭加劇東部優質精品出口生絲企業的困難,逼迫企業倒閉歇業;也延緩和阻滯了西部新興繭絲企業的提升發展。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但出口歐洲的高檔精品絲由于缺乏優質原料而難以接單。以浙江為例,浙江原本繭絲質量、產量均為全國**,但現在產量降為全國第五。五大蠶桑區南潯、桐鄉、海寧、德清、淳安,前四個產區的蠶繭無法生產出口絲,只有淳安(千島湖)的繭還可以生產**以上高品質生絲,但數量越來越少。絲綢之路集團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出口精品絲**企業,但需要從少數民族地區千里迢迢購繭來生產,本地繭無法生產高檔精品絲。浙江省由于原料差,企業關停歇業多,居然首次成為“蠶繭原料多余省”,這在全國繅絲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編輯點評
絲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今卻因為利益驅動,人為導致蠶繭質量下降,無法生產高檔精品絲。這不僅是行業的悲哀,更是“中國絲綢”品牌的悲哀。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新喚起人們對絲綢的關注;國家八部委提出關于促進我國繭絲綢行業健康發展12條意見,大大提振了行業轉型升級的信心。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有優質原料做保障基礎之上的。
要圓我們的絲綢強國夢,不僅需要絲綢企業在技術、研發、設計上多下功夫,同時更需要上游蠶農精心飼蠶,自覺交售優質蠶繭;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嚴格執法,狠抓紡織原料安全;繭站拒絕毛腳繭只收化蛹繭;企業聯合寧可停產也不繅毛腳繭。唯此,才能從根本上清除毛腳繭,找回優質化蛹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