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江蘇射陽縣是全國
棉農植棉積*性持續下降原因
1.種植信心不足。棉農反映,糧食產量穩定,政府補貼較多,價格年年上漲。對今年棉花價格,部分棉農心里沒底,不愿大面積擴大棉花種植,更傾向于種植糧食。如今年預期心理價位達不到,大部分棉農明年植棉面積將會再度縮減。
2.植棉成本偏高。2013年該縣的棉花生產畝平均總成本達到1623.84元,與水稻772.81元、玉米523.15元的總成本比,分別高出851元和1100.7元。目前,種糧從播種到收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農民除種和收時,均可外出打工,相比之下,棉花把棉農常年束縛在棉田里,不僅生長周期長,而且育苗、移栽、施肥、采摘等難以實現機械化作業,都需要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用工多,縣棉花協會調查,2013年棉農植棉自投工日達到22.5個,而種植水稻、玉米分別只有4.5個和3.5個。
3.植棉效益較差。除去總成本以后的純收益,種棉花的只有642.4元,明顯低于玉米803.6元、水稻1148.4元的收益水平。
4.財政補貼較少。目前,種糧每畝有10元的小麥良種補貼、15元的水稻良種補貼、20元的水稻直補、103.4元的農資綜合補貼,如果稻麥兩季種植,每畝補貼達到148.4元。而植棉只有每畝15元的良種補貼,即使套種夏糧作物,也只有一半的農資補貼51.7元,合計只有66.7元,比稻麥兩季少81.7元。
棉農的幾點建議
1.早日享受到棉花直補政策。今年國家將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棉花直補又將在新疆先行試點時,內地棉農普遍反映不理解。急切期盼國家政策能夠陽光普照,植棉收益也能得到國家政策的保護。
2.直補政策未試行地區盡早出臺臨時收儲政策。考慮到棉花3月份開始制缽、清明節前后播種等情況,建議對新疆以外地區2月底前出臺2014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并適當調高棉花收儲價格,擴大收儲規模。
3.扶持優質棉基地建設。設立專項獎勵補助資金,鼓勵引導主產棉區加快建設優質棉基地,扶持棉花專業合作社發展,推廣棉花高產栽培技術。加大對老棉區“旱改水”的投入,推動改水輪作換茬,促進棉花生產穩產高產。
4.加大植棉財政補貼力度。建議參照種糧補貼方法,增加植棉補貼項目,給予植棉農資綜合補貼,提高良種補貼。
紡織企業反映導致生產經營惡化的主要因素
2013年,57家企業實現開票銷售35.4億元,同比下降2.2%,企業生產運行總體上處于勉強維持狀態。自去年10月初至今,在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影響下,企業訂單銳減,銷售受阻,庫存上升,目前已停產17家,占29.8%,其余40家均不同程度限產,開臺率低的僅有20%,*高的80%。
1.國際國內棉價嚴重倒掛。近期,棉花價格每噸國外市場13000元左右,國儲棉政策主導下的國內市場18000元~21000元,國內比國際高出5000~8000元。因國家實行進口棉配額制,絕大多數棉紡企業用不到或少量使用到進口棉,生產出的棉紗價格明顯缺乏競爭力。該縣*大的棉紡企業雙山集團反映,以32支普梳紗為例,1噸紗成本使用國內棉達到23900~26000元,而越南、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受惠于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政策和國際低棉價,棉紗傾銷給國內企業的價格僅有23000元,比該企業棉花原料成本價還低900~3000元。
2.金融機構限貸縮貸。金融機構不看好棉紡行業,信貸投放力度減弱、利率上浮、節奏放緩,導致企業流動資金壓力加劇。祥和紡織公司反映,紡織企業能承受的年利率在7%以內,但銀行貸款算上擔保、貼現等多種費用,綜合起來年利率達12%以上,同時貸款到期后續貸不及時,快則兩三個月,慢則半年,有時不再續貸。
3.新品研發難仿冒易。多數企業研發成本難以收回,不愿輕易投入人力財力研發新品。金港特種紗公司反映新品研發投入大收益低,新產品剛推向市場,其他企業立即跟風模仿,模仿不了就收買研發團隊中的成員獲取技術生產類似產品進行低價競爭。
幾點建議
1.適時取消進口棉花配額和國儲棉政策。平穩過渡到直補政策,在維護棉農利益基礎上,改變“國內棉花價格高企業不愿意買,
2.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建議金融部門對棉紡行業一企一策、區別對待,對企業資質和信用記錄較好的給予貸款扶持。同時優化服務,加快貸款審批流程,壓降利率費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3.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嚴厲打擊非法侵權行為,切實保護棉紡企業研發成果,同時加大科技扶持,提高企業研發新品的積*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