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lián)網
蒙陰匯豐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敬,這幾天頗覺興奮:
李志敬的興奮來自這樣一條新聞:4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fā)改、財政、農業(yè)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52 0173 3840元。這標志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2014年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正式落地,同時意味著已經實施三年的臨時收儲政策宣告退出。
所謂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就是棉農種多少,國家收多少,實行*低保護價。2011年中儲棉以每噸152 0173 3840元的價格收儲了全國產量約40%的棉花;2012年、2013年收儲價格均為每噸20400元,這一價格比國際市場棉花價格高出約5000元,全國90%的棉花被收儲。然后國家再將收儲棉拍出,比如去年底拋儲的起拍價格是18000元每噸,前幾天又改成了17250元每噸。
毫無疑問,臨時收儲保護了棉農利益。省棉花協(xié)會副秘書長吳海芳介紹,這一政策出臺有其背景,2010年、2011年棉花價格經歷了大漲大跌"過山車"行情,到政策出臺前植棉成本大幅上升,棉農收益同比卻下降三成。如果沒有臨時收儲,棉農會損失慘重,植棉面積會大幅下降。
然而,靠政策強行抬高市場價格,臨時收儲的弊端也逐步顯現(xiàn),體會*深的是棉紡織企業(yè)。"國外棉花價格那么便宜,我們怎么與之競爭?"蒙陰縣盛和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營表示,盛和紡織只能靠國家有限的進口棉花配額過日子,但利潤也十分微薄,*后不得不放棄純棉產品,轉做化纖類混紡產品。據(jù)了解,連續(xù)幾年的高棉價,讓棉紡企業(yè)叫苦不迭,蒙陰縣棉紡織企業(yè)*多時達到100多家,多以出口為主,目前在生產的僅剩30多家,國際競爭力更談不上了。
長期關注棉花市場的德州市棉花協(xié)會馬俊凱認為,收儲政策雖起到了穩(wěn)定棉花生產的作用,但違背了市場經濟規(guī)律,將棉價扭曲為收儲價、拋售價、進口價,并與真實市場價格嚴重背離,加上配額制等,棉花市場亂象頻出。在這種情況下,改為對棉農進行種棉直補,讓棉花價格隨行就市,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馬俊凱分析,目前,國內儲存了大量棉花,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lián)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