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無為在安徽省是個產棉大縣,2012年前每年植棉面積都是在60萬畝左右,然而隨著各項政策的調整,糧棉比價的差距逐漸拉大,無為縣的植棉面積一年比一年減少。無為縣
1、根據政府有關政策調整,今年國家不再搞“臨時收儲”,為防止植棉面積大起大落,國家將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這就意味著棉花將全面走向市場。放開后,棉農心中無底,而種糧食國家早已公布了今年的收購價格,心里有底,所以棉農紛紛棄棉種糧,不擔風險,改棉農為糧農。
2、土地流轉。根據現行的土地政策,在農村土地相互流轉,每畝500-700元不等。通過流轉的棉花地,絕大部分改種水稻,因種水稻可以大面積的使用機械化操作,方便管理,能達到規模效益。而種棉花在內地暫時還沒有使用機械化操作的先例,有的棉農主動放棄,把土地轉向他人,而接收土地的人都沒有種棉花的想法。
3、糧棉比價。種一畝棉花需要八個月時間才能完成全過程,而且全靠手工操作。從收益上算,豐收年頭一畝棉花全縣畝均產值在1800元,除去成本,只有1300元(人工除外);而種一畝玉米,一年收兩季,效益在2000元左右,成本不足400元;而糧食年年漲價;唯獨棉花不漲。
4、勞動力大量外流。外流的勞力95%以上都是青壯勞力在外地創業,留守家園的絕大部分是婦女和老年人。種棉花費時費工,他們無法擔當,迫使他們逐步放棄了種棉花的習慣,種一些效益好、時間短、費工少、收益快的農作物。比如玉米、水稻、小麥、豆類等,并有少數田塊拋荒閑置。
5、即使國家今年對內地實行直補,植棉面積下降的趨勢也難以改變。因為廣大棉農幾乎都認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