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細心的投資者發現,年初以來,
收儲政策退出,棉價將走向市場化
國家連續三年敞開收儲,令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脫節,鄭棉市場失去活力。2014年3月底,2013年度
去庫存環境下,拋儲價成為新的壓力位
連續三年的敞開收購,已經令國儲庫“棉滿為患”。2011年度以152 0173 3840元/噸的價格總計收儲約325萬噸,2012年度以20400元/噸的價格總計收儲約650萬噸,2013年度收儲雖未結束,但預計總收儲量突破630萬噸。這樣一來,總收儲量超過1600萬噸。其間,拋儲出庫量(截至目前)約為480萬噸。簡單計算發現,凈入庫量超過1100萬噸。再加上國儲庫原有庫存以及國家每年采購的進口棉,國儲庫現有的棉花儲備量接近國內兩年的消費量。
儲備棉帶來的庫容和資金壓力也是國家不再延續敞開收儲的重要原因之一。相關部門已表示,未來幾年將以去庫存為主。2014年,國家仍將嚴控進口配額的發放,市場缺口由國儲棉投放承擔,因此儲備棉的投放價將成為市場的重要壓力位。目前國家以18000元/噸的競拍價向市場投放棉花,需求企業只是按需競拍,成交一般。新棉上市之后,價格重心進一步下移,拋儲價很難高出18000元/噸。目前市場已有傳聞,后期將降低拋儲價,并搭配進口配額。
市場機制下,棉價可能直逼生產成本
全球棉花供應寬松,庫存消費比創歷史新高,國儲庫存高企,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下,國內棉價可能直接跌至生產成本線,甚至更低。筆者粗略估計:去年新疆承包戶的種植成本為2300元/畝,按照平均畝產600斤、平均衣分39%、加工成本900元/噸計算,皮棉的生產成本約為11000元/噸。也就是說,如果行情不好,那么棉價可能會跌至11000元/噸。當然,這是*壞的預估。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在市場機制下,棉價的波動幅度會加大。以上文我們預計2014年棉價難以逾越18000元/噸計算,棉價的波動幅度有7000元/噸。
綜上所述,新年度國家政策風向的改變必然導致棉價波動幅度增大,沉寂許久的鄭棉期貨將“蘇醒”過來。從國內巨大的庫存以及疲軟的需求來看,棉價易跌難漲,棉花加工企業須密切關注后期的賣出套保機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