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棉紗進口大幅增長
低端產品競爭力下滑
數據表現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全國棉紗線進口總量達152 0173 3840.1萬噸,同比增長44.2%;進口金額57.1億美元,同比增長43.6%。
1~10月份,全國棉紗線進口均價為3.2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0.4%,僅為我棉紗線出口均價的2/3。
今年前10個月,巴基斯坦、印度仍是我國棉紗線進口*主要兩大來源國,合計占我棉紗線進口總量的59.1%。其中,我國從巴基斯坦進口棉紗數量 *高,為51.9萬噸,同比增長17.3%。我國從巴基斯坦進口價格優勢十分明顯,進口均價僅為2.94美元/公斤。我國從印度進口棉紗線數量僅次于巴基 斯坦,近51.6萬噸,同比增長112.6%。由于從印度進口均價高于巴基斯坦,為3.25美元/公斤,合計進口金額*高,為16.8億美元。越南是我國 棉紗線進口第三大來源國,進口數量20.7萬噸,同比增長49%。從印尼、美國、泰國進口增長迅速,增幅分別達131.2%、163.7%和 128.5%。
從主要進口國進口紗的價格發現,我國從巴基斯坦進口的紗支較印度、越南略低,印度、越南以8~25支、30~47支純棉紗為主,巴基斯坦則以 8~25支和8支以下純棉紗為主。總體上,8~25支純棉紗的進口量約占進口總量的50%以上,30~47支純棉紗約占總量的20%左右。
大勢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外棉價差基本保持在4000元/左右浮動。10月、11月,國內外棉價差進一步拉大,10月中上旬為4600元/噸 左右,11月中下旬為5400元/噸左右,目前在4900元/噸左右。國內外棉價差一直較大,加上
與此同時,棉紗線進口數量加大的跡象表明,即便是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國內仍存在一定數量的需求,但由于國內外棉花價差過大導致國內棉紗線的價格不具競爭力,使得部分內需被迫由外部市場來滿足。
巴基斯坦是產棉大國,具有生產紗線的天然條件,其棉花品質決定其紗線品種以中低支紗為主并有一定優勢。印度棉花種植面積僅次于中國,近年來不斷擴大,其棉花產量充足且品種齊全。巴基斯坦、印度使用原棉與國際接軌,原料優勢明顯,導致我國企業紛紛進口印巴紗線。
進口紗增長雖對部分國內企業帶來沖擊,但從全球視角來說,已成大勢所趨。盡管有少數企業希望國家出臺政策限制紗線進口,但業內人士清醒認識到, 進口紗是國內紡織業結構性調整的需要,同時進口紗入境加速了產業淘汰升級的進程。全球化配置資源,提升產業鏈價值,實現多方合作共贏才是出路。
中高支純棉紗出口萎縮
成本抬升需求受限
數據表現今年1~10月中高支(指46.6支以上純棉紗,下同)純棉紗總出口量為2.4萬噸。2012年中高支純棉紗總出口量為4.4萬噸,可以預期今年我國中高支純棉紗總出口量較去年大幅萎縮。
2011年我國純棉紗出口量大幅減少,2012年略有恢復,今年預計將繼續增長,1~10月我國棉紗總出口量達到43.3萬噸,較去年全年僅差 1.5萬噸。按照以往11月及12月出口量計算,今年純棉紗出口量超過50萬噸概率較大。就中高支純棉紗出口占比上來看,今年1~10月占比為 5.49%,2012年為9.82%,降幅為4.33%。
大勢分析今年中高支純棉紗出口量出現萎縮原因很多,而出口單價上升是影響出口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今年1~10月中高支純棉紗出口平均單價創近 年來新高,較去年升幅達32%;而純棉紗整體出口單價較去年卻僅增0.38%,這也是制約我國中高支純棉紗出口訂單下放的重要原因。
而中高支純棉紗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原料成本推高。今年上半年長絨棉價格保持溫和增長,七八月價格相對平穩,9月份之后價格出現快速上漲,短短兩 個月價格由原來的29200元/噸左右漲至35000元/噸左右,新棉較高報價至36500~38000元/噸,主流價上漲了5000~6000元/噸, 漲幅在17%~21%之間。受成本推動及下游季節性需求影響,9~10月,國內中高支純棉紗價格出現一波快速上漲,而國外市場需求雖然開始復蘇,但尚未得 到根本改善,下游需求增長并不強勁,這也致使我國中高支純棉紗出口市場活躍度不足,出口量較去年大幅萎縮。人民幣匯率近期屢屢創新高,給企業出口也帶來負 面影響。
純滌紗出口反彈回升
非棉纖維發展潛力大
數據表現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共出口純滌單紗15.77萬噸,同比增加61.91%。其中10月純滌單紗出口1.49萬噸,同比增 加41.24%,環比增加13.90%,扭轉了9月份環比下滑的態勢。從歷史走勢看,預期11~12月純滌單紗出貨量將繼續回升。
從出口市場看,今年1~10月我國出口埃及的純滌單紗約5.31萬噸,同比增長42.74%,占總出口量的33.67%,比重繼續放大,且保持 **大出口市場地位。其中10月份出口5304噸,同比增加126.87%,環比增加69.59%。1~10月我國出口印度的純滌單紗約4.40萬噸,同 比增長****,占總出口量的27.90%,比重份額略有下滑,但仍保持第二大出口市場地位。
大勢分析國內紡紗企業在調整產品結構的過程中,因棉價不具競爭力而降低純棉類產品比重的現象比比皆是,非棉纖維替代棉纖維已形成一種趨勢。高價棉催生可替代產品的涌現,非棉纖維的應用將成為未來紡織產品的發展趨勢。
當前受產業鏈頂端成本支撐逐級減弱和下游內銷訂單恢復不佳的制約,國內純滌紗市場形勢一般,可喜的是外銷訂單支撐有力。10月份純滌紗出口數量 同比、環比雙雙反彈回升,扭轉了9月份雙雙下降的態勢。從后續走勢看,由于歷年11~12月份仍是埃及、印度等主要出口市場的傳統采購旺季,訂單持續釋放 的概率較大,純滌紗出口市場或將繼續延續反彈回升的態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