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 從相關調查來看,進入8月份中國棉紗、坯布市場仍呈現“內冷外熱”的格局——國內中小棉紡廠產品“去庫存化”困難加劇,減產、停產的現象隨著拋儲的停止而上升,棉紗價格面臨疲軟、暗箱下調和200-500元/噸的直接下調壓力。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貿易商和織布企業對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國棉紗的采購仍呈現“高燒不退”的情況,只要國外紗廠報價回調0.02-0.033美元/公斤,立刻有中國買家爭搶下單。8月上旬以來,印紗、巴紗的報價不僅未回調,反而較6、7月份上漲了0.03-0.05美元/公斤,而且大部分品牌紗廠、規模較大棉紡廠訂單已接至9月下旬,個別廠家9月份前“期貨紗”已不再對外報價也不再續接合同。
棉紗“國外熱,國內冷”導致一些6、7月份簽合同、抵港的進口商出貨形勢比較尷尬。由于人民幣升值減緩、外紗國內銷售成交價有200元/噸(報價總體持穩,為低支紗,非賽絡紡)左右的下跌,按當前價格出售,凈利潤已下滑至200元/噸以內。某浙江進口商計算,將清關費、財務費用以及倉儲費等等計算在內,目前在上海港的3000噸棉紗每噸凈利潤只有50-80元/噸(前提是棉紗品質問題不大,不出現下游客戶索賠的情況),因此該進口商表示,目前只能囤貨,相信隨著2013/14年度
據兩家美國棉商反映,7、8月份以來向其咨詢美國紡紗廠棉紗價、有意向進口美國棉紗的中國織布廠和貿易商的數量有所增多,一方面是對美棉品質認可,對美國紗廠設備認可以及船期有保證;另一方面,由于印、巴、越等國棉紗報價相對美國棉紗已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而且中國進口企業間惡性競爭激烈,一些棉商和投資公司像暴發戶一樣闖入這個行業,為了從印巴等國的紗廠和出口手中搶到貨源,主動調高采購價且一次性訂購量不低于30個柜,使廣東、江浙和山東一些常年做棉紗進口貿易的商家非常被動,不僅上游供貨商大量流失,下游需求客戶也被侵占,因此一些進口商短期不采購或減少采購外紗的愿望比較強。
據某江蘇大型進口商反映,目前在港、在途的進口棉紗根本銷不動,詢價、要小樣、看大貨的中間和織布廠、服裝廠少之又少,有的下游廠家提出欠款提貨或承兌支付,考慮到進口棉紗已經微利甚至品質不好的棉紗已經虧損的事實,進口商大多寧囤不售。該江蘇進口商至少囤有1.2萬噸棉紗,以印度、巴基斯坦棉紗為主,其中C32S、C21S印度紗占60%,氣流紗棉紗的進口量不大,僅占10%左右。浙江紹興、寧波等地中間商反映,7月中旬以來進口低支低價氣流紡紗有一些內銷布廠訂單,下游買家把價格壓得比較厲害,國內很多中型棉紡廠、氣流紡廠家做不下來,只能選擇進口巴紗、越南紗或馬來西亞棉紗代替。
業內人士分析,8、9月份對國內棉紗市場走向影響關鍵因素是棉花價格的走向,而傳言中的第二輪拋儲一旦成為事實,對棉紗及下游市場形成利空。不過,按規定9月上中旬將啟動2013年收儲工作,雖然交儲標準或將從嚴從緊,但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