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我們是來資陽旅游的,剛品嘗完簡陽的櫻桃,便特地慕名來采樂至的桑果。這里的果大、味甜、色澤鮮,風景也不錯。”來自成都的趙老伯說,“以前就知道樂至是蠶桑大縣,想不到如今已產業化和規模化了,既能觀光旅游,又能休閑娛樂,還能捎帶些綠色果品回去。”
桑葚營養豐富,被醫學界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佳保健果品”,又因桑樹生長的環境無污染,桑葚又被稱之為“民間圣果”。“今年春初,由于雨水少陽光足,桑葚含糖量高,不僅酸甜可口,還營養豐富,適應了人們追求綠色健康的需求。目前市場上的桑葚,每斤能賣8—10元,且供不應求,今年每畝桑果產值將達到8000元。”唐家店村支部書記胡國富介紹說。
這只是樂至縣積*探索蠶桑產業發展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面對繭絲市場激烈競爭的態勢,該縣發揚“臥薪嘗膽,艱苦奮斗”精神,緊緊圍繞打造“四川省蠶桑產業綜合實力**縣”的目標,調整思路,細化措施,著力發展現代蠶業,強力推進蠶業規模化、多元化、科學化發展。
規模發展提收益。向大戶集中、項目向大戶傾斜、服務向大戶跟進……一項項扶持政策得到落實。去年,培育養蠶大戶2000戶,全縣呈現出“大戶增加,規模增大”的良好發展態勢。同時,強化“一園兩線三帶”基地建設,提升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水平,提高蠶農收入。2012年,全縣產繭4610噸,繭款收入1.36億元,同比增加2600萬元。
多元發展增收益。該縣加快轉變蠶桑產業發展方式,加大蠶桑綜合開發力度,積*推廣“桑—菜”、“桑—草—牧”、“桑—禽”、“桑—糧”、“桑—中藥材”等桑園綜合開發模式。去年,桑園綜合開發利用9.8萬畝,桑園開發和蠶桑副產物綜合利用產值2.05億元,同比增加8100萬元。全縣蠶桑產業農業部分綜合產值達到3.41億元,同比增加1.07億元。同時,規劃建設“高端生絲原料生產基地”,大力發展“桑果觀光”旅游經濟,以帶動蠶農增收致富。
科學發展突收益。從飼養、蠶病統防到品種推廣,探索“小蠶專業化”飼養模式,采用“省力化飼養技術”,落實“三統一”技術措施,重點推廣新品種。“嘉陵20號新蠶品種”項目獲縣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童家鎮五通村的蠶桑科技示范園被評為“資陽市級農業科技園區”,科學技術推廣應用促進了蠶農增收致富。截止目前,科技拉動全縣養蠶戶戶均增收1235元,同比增長35%。
打造“四川省蠶桑產業綜合實力**縣”,樂至正在向目標邁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