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本月中旬,2012年倫敦奧運會剛閉幕,在賽場上勇猛奪金的林丹、葉詩文、孫楊(微博)等**運動員,不僅在賽場上掀起一陣陣熱烈的狂潮,現實中也引來一場以他們姓名為主角的商標注冊熱潮。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在一些人看來,不僅是中國體育的驕傲,更蘊含著無限商機。一時間,“林丹”牌豬飼料、“葉詩文”牌內衣等等這些被搶注商標的報道屢見報端。
“**商標”五花八門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奧運**”和“商標”兩個關鍵詞,有220多萬個相關搜索結果。其中,“林丹商標被豬飼料搶注”、“葉詩文變內衣品牌”、“陳一冰成了冰淇淋商標”等內容,五花八門。
本屆奧運會期間,向工商部門提出將奧運會**姓名注冊為商標的申請,目前都還沒有錄入電腦系統,無法檢索和查找。
但截至目前,在中國商標網以“孫楊”為關鍵字的有1條記錄,注冊申請號為9909823,申請日期是去年8月30日,申請人是河南鄭州的一家公司,該商標由孫楊兩個漢字和孫楊的漢語拼音大寫字母組成,擬用于襯衫、運動衫、游泳衣等商品,目前尚未通過初審。
以“葉詩文”為關鍵字的記錄也有1條,注冊申請號是9851231,該商標由“葉詩文”三個漢字以及這三個字大寫的漢語拼音組成,去年8月16日被成都一家公司申請作為注冊商標,使用在“游泳帽、游泳褲、游泳衣、防水服”等商品上,目前,這個申請已經在今年7月20日通過了初審,進入3個月的公告期,但是8月6日“收到異議申請或補充材料”,目前處于“待審”狀態。
同時,以“林丹”為關鍵詞的商標有54條記錄,注冊日期*早的是上世紀90年代,包括動物飼料、服裝、文具、運動器材等多個種類,目前大多數商標仍處于有效期。而網上廣為傳播的“林丹”牌飼料,申請日期為152 0173 3840年8月22日,申請人是四川一家飼料廠,申請類別是飼料、動物飲料、家畜催肥劑和非醫用飼料添加劑,2008年,該商標申請期滿十年后,再次續展并獲得批準,目前仍在有效使用期內。
“傍**”謀求一本萬利
“林丹”牌飼料雖然不是奧運**林丹本人申請的,但從注冊日期和類別上來看,可以排除惡意搶注商標的可能性,也就是并非網上所謂的“傍**”。
然而,近年來的確有不少人申請以奧運**、體育明星等名人姓名作為注冊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的商標注冊與管理自動化系統,目前將劉翔作為商標的達48個,林書豪(微博)作為商標達299個,姚明作為商標達110個,有的甚至還申請“姚日月”作為商標。他們就是商標市場上近年涌現出來的一個新群體――商標職業搶注者。
“商標職業搶注者申請商標的目的,不是自己使用,而是高價轉讓,甚至敲詐勒索以此牟取不正當利益。”國家工商總局商評委案件審理四處處長張力偉說。
據了解,在我國工商部門申請注冊一個類別的商標,手續費大約在千元,*多可以在同類別的10項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而一旦注冊成功,通過市場進行商標轉讓卻是少則幾萬元,高則數百萬,甚至更多。今年7月備受公眾關注的iPad大陸商標糾紛案,*終蘋果公司以6000萬美元,折合約3.87億元人民幣,與深圳唯冠公司就IPAD商標在中國大陸的使用權問題達成和解,再次印證了商標這一無形資產的巨大市場價值。而這也正是目前諸多職業搶注者瘋狂搶注商標、希望能夠一本萬利的重要原因。
商標注冊保護真正的權利人
目前,我國累積商標申請注冊量位居世界**,而且這一數字還在連年急劇攀升,但有一個問題是,大量的注冊商標都閑置未使用,這些商標的注冊人當中,不乏守株待兔、待價而沽的職業搶注者。
剛剛結束的三亞海棠灣商標之爭可謂一波三折。2009年,正當三亞市如火如荼投資建設海棠灣時,海棠灣管委會突然被告知海棠灣作為商標已被一個叫李隆豐的香港公民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申請注冊了,令他們措手不及。三亞海棠灣管委會當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八條的規定,以李隆豐惡意搶注商標為由,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撤銷李隆豐注冊的兩件海棠灣商標。
經過兩年的審理,2011年7月,商評委經過一年多的審理調查后,作出裁定:撤銷李隆豐注冊的兩件海棠灣爭議商標。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認為,李隆豐雖然注冊了兩件海棠灣商標,但從未使用;商標注冊在先和商標搶注不能僅憑注冊時間先后來做判斷,而是要保護商標的真正權利人,而并非僅僅是形式上的商標持有人。
李隆豐不服并提起訴訟。經過北京市兩級法院的審理后,2012年5月10日,北京市**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國家工商總局作出的原裁定,撤銷搶注人李隆豐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的“海棠灣”商標。
依靠惡意搶注名人姓名或其他知名名稱作為商標,不僅違反了我國《商標法》,而且嚴重擾亂了我國的商標注冊和使用秩序。工商部門在商標申請注冊的審查過程中為了防止惡意搶注已經采取了多種措施,目前正在積*推進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惡意搶注他人商標的個人、企業以及代理機構“黑名單”制度;加大制止惡意搶注行為的力度,有效遏制有關商標權屬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微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