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十年品牌夢
——從一個紡織大縣透視中國企業入世十年的品牌和質量之路
編者按
中國入世的十年,是中國企業發展變化*大、*快的十年,尤其是紡織業。作為中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業成為*受惠于入世的產業之一。本刊所組織的此篇報道,就是通過一個在毛巾、毛線、毛毯產品領域占有主導份額的紡織大縣十年的今昔變革,揭示了中國加入國際經濟大市場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田 凱 劉建立 本報記者 羅 兵
兩年前的今天,記者目睹的是新廠房正在破土動工,廠區內一片泥濘;兩年后的今天,機器轟鳴的廠房內,新購置的60臺高檔劍桿織機往來穿梭,女工正忙著整理、包裝準備發往國外的各式毛巾。這是記者在河北高陽瑞春公司新廠區看到的情景。
“中國生產的每3條毛巾中,就有1條產自河北高陽。當您在日韓等國旅游,賓館里有中國制造字樣的毛巾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瑞春等企業制造的。”河北高陽瑞春紡織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劉海龍自豪地說。
成立于2002年的瑞春是一家民營企業,可以說是應中國入世而生并成長起來的紡織企業。公司剛成立時,只做內銷,沒有出口,且年銷售額不過百萬元人民幣;而今,這家公司60%的毛巾出口,年銷售額接近億元。10年時間,實現近百倍的增長。
瑞春的這10年,是高陽這個中國紡織大縣10年發展的一個生動寫照。同樣,也是中國入世10年的一個縮影。倘若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高陽,以這個產業群為樣本來審視,便可解讀中國入世10年來嘗到的酸甜苦辣,也能窺見中國品牌事業的風雨歷程。
面臨重重挑戰
2001年,中國入世,正是在這黃金10年里,高陽紡織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據統計,到“十一五”末,高陽縣紡織業產值達到200億元,毛巾、毛線、毛毯三大主導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擴大,分別占全國總量的38.8%、24.7%和26%。
整個中國的紡織產業亦是如此。作為入世以后*先獲利的行業,我國紡織工業出口量和產業規模都獲得了****的增長。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在2000年只有8800億元,今年將超過5萬億元。紡織服裝出口額從2000年的500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2065億美元。占到世界加工量的1/2,出口量的1/3。
然而,大約在2008年前后,高陽一些出口企業開始感受到,生意似乎不那么好做了。
高陽縣尚家柳村金燕毛巾廠的負責人鄧亞輝100平米左右的農家院落里,有8臺織機,4個來自親戚家的工人,屬于典型的家庭作坊。從2008年年底開始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也波及了這個農家小作坊。2011年12月,因為訂單稀少,工人工資不斷上漲,他的生意愈加清淡。
“生意這幾年越來越難做。”子承父業的他感慨說。
曾經去孟加拉國實地考察的河北三利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韓丹則感受更深:那里目前工廠的平均地價是中國平均地價的1/5左右,而孟加拉紡織工人工資只有6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不到400元/月。“高陽這邊的紡織工人月工資,已經從2001年的平均700元漲到了如今的平均接近3000元。現在的孟加拉就是10年前的我們。這種條件下,我們中低檔紡織產品如何跟人家競爭?”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也顯示,2011年1至8月,美國從孟加拉、越南、印尼累計進口棉制品量同比分別增加了3.35%、0.97%和2.45%,而從中國累計進口的棉制品數量同比縮減了16.61%。
不過,也有人對此持更加樂觀的態度。
“訂單轉移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體現,其實是好現象,不用過度渲染。從轉移的訂單來看,主要是低檔服裝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流向的主要是越南、孟加拉這些東南亞、南亞國家,和出口總量相比所占的比重還很小。而且現在整個紡織服裝業的出口依存度越來越小,內需市場的份額越來越高。2003年,紡織工業的出口依存度是34%,去年降到18.3%。”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的觀點似乎也在高陽得到了印證:高陽不少靠外貿訂單起家的毛巾企業表示,隨著國內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他們開始意識到,國內有更廣闊的天地。
“現在竹纖維毛巾市場很火爆,禮品和單位團購都很青睞這種新的產品。2009年下半年,永亮在高陽縣**開始生產竹纖維毛巾,力爭成為國內知名竹纖維品牌。”河北永亮毛巾紡織品有限公司李建斌表示,過去依靠低勞動成本、高工作強度獲得競爭優勢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繼續,企業必須及時尋找新的增長點,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內銷更需品牌意識
面對更加龐大的國內市場,歷經10年,高陽毛巾雖然也打造了三利、永亮、瑞春等品牌,但是更多的中小企業的品牌觀念和質量意識還遠遠沒有覺醒。
據了解,以高陽縣為代表的河北毛巾紡織業雖然數量龐大,但多數企業規模偏小,生產設備和工藝落后,使用原材料質量參差不齊,產品檔次偏低。從歷年國家、省內外的監督抽查情況看,毛巾合格率始終在20%左右徘徊。自2002年以來,高陽多次因毛巾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社會及媒體關注的事件:2002年,四川成都紡織品市場大規模銷毀高陽縣的所謂“有毒毛巾”;2004年央視曝光高陽縣個別企業用“黑心棉”生產餐巾事件;2006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到高陽調查“有毒毛巾”問題。
此次事件后,晉州市、高陽縣多次開展了針對毛巾的整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毛巾質量低劣的問題仍然沒有根本扭轉。更讓人尷尬的是,近年來上海市、江西省、貴州省、四川省等地監督抽查發現的不合格毛巾產品相當一部分是河北生產。高陽縣作為紡織原料需求大縣,每天還吞噬著來自各地的劣質棉紗和染料。
可以說,毛巾質量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河北產品的形象。“放任假冒偽劣,河北就沒有希望,高陽就沒有希望。我們要痛下決心,以壯士斷腕的氣魄解決這個問題。”河北省質監局局長宋振華在全省毛巾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動員大會上就曾發出了這樣的呼吁,并由質監部門牽頭,掀起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毛巾產品整治和質量提升活動。
2009年元旦前后,記者在當地走訪時曾經進行了統計:高陽當地的紡織業,呈現一個紡錘形,只有10臺以下織機的家庭小作坊有大約500家,而100臺織機以上的大企業同樣很少,約占企業總數的0.56%;與此相對,約有152 0173 3840余家企業織機數量在10~30臺之間。這些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的生產裝備陳舊落后,幾乎都在沿用六七十年代舊式“75型”和“1515型”織機,織機無梭率不足3%。除少數企業外,其余大多數企業都沒有產品檢驗設備,原料進廠、產品出廠全靠眼看、手摸、靠估計推算。
3%,暴露出高陽縣以及河北省毛巾織造行業的瓶頸。而品牌建設滯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也是河北毛巾行業的通病:當時,全省毛巾行業僅有省**3個,省優質產品3個,這對于2300多家毛巾企業而言,不過鳳毛麟角。
這和中國絕大多數行業的現狀如出一轍。
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令人可喜的是,近幾年來,高陽縣不少企業正在政府各級部門的扶持之下,進行生產設備的升級改造和質量管理體系的健全,**行業強化產業升級和品牌塑造。永亮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我們來做個斷線的實驗。”周云飛伸手揪斷了織機上的一根經線。來回穿梭的機器立刻停了下來,一盞紅燈亮了起來,發出了報警聲。“你看,斷線的地方,經停片陷了一個下去”,他指著一排密密麻麻的鐵片中陷下去的一個說。“這是公司今年投資2000萬元新購進的意大利寶瑪泰克斯織機。12月初剛剛開始試運行。”作為永亮公司新投產的車間主任,周云飛不無自豪。據悉,這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織機之一,不僅效率相當于普通織機的4倍,而且能生產復雜工藝和特殊要求的巾被類產品。
永亮公司更側重內銷,從創業之初就堅持做渠道、做品牌,產品定位在中高端,力攻各地大型超市,不去和低檔產品比拼批發市場。“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可以說是紡織行業第二次洗牌的時候,企業家能不能經得住考驗,敢不敢投入資金改進設備,能不能提升質量、打造品牌,事關企業的生死。”該公司董事長段亮表示。
瑞春公司研發部的閆松告訴記者,雖然近年來金融危機、匯率上漲、用工成本上升等諸多不利因素使很多紡織企業陷入困境,但瑞春公司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積累,培養出了自己獨立的研發部門和檢測機構,產品設計、工藝控制和檢測都達到了國內**水平。從2007年起,該公司就著手機器設備的改造和更新換代,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和產量,也*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記者采訪發現,近兩年遭遇困境的高陽企業家們,大多也意識到了企業轉型的必要,在技改投資和品牌塑造方面開始發力。據了解,今年以來,高陽新上各類先進織造設備1500余臺(套),先進紡織設備投資占到設備總投資額度的36%左右。當地連續5年開展的紡織行業專項整治,也使得毛巾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保持在了87%以上。
為搭建產業提升平臺,高陽還先后建設了紡織商貿城、毯業工業區和工業項目集中園區,以推進產業布局由一盤散沙向產業集群的轉變。
“我們把品牌作為推動質量提升的催化劑。一方面,下大力氣凈化市場,響應企業打假的訴求,全面查處了59起違法案件,為企業創造良好環境;另一方面,無論是設立在縣局的省級毛巾制品監督檢驗站還是**申報工作,都加大了對爭創**產品企業的扶持力度。”高陽縣質監局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今年,國家質檢總局已經開展“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試點工作,高陽縣也積*開展了相關工作。
“自主品牌建設仍是紡織行業的薄弱環節,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中國品牌要想真正塑造有影響力的世界品牌,必須有賴于高陽毛巾這樣產業集群的整體發展。”一位熟悉中國品牌事業的資深人士說。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