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一、 總體情況:
儀器化公證檢驗情況:2018年度全州(含第五師)52家棉花加工企業中,參加公證檢驗棉花加工企業共計46家,6家企業因債務糾紛等原因未申報本年度公證檢驗。儀器化公證檢驗工作于10月4日開始,中國纖維檢驗局11月4日、8日調劑奎屯8家棉花加工企業至中國棉花公證檢驗博樂實驗室。截止2018年12月31日,博樂實驗室共檢驗棉花152 0173 3840包,29.480萬噸,同期較上一年度增加1.148萬噸。其中:地方748214包,16.926萬噸;兵團第五師432191包,9.817萬噸;調劑檢驗奎屯企業121304包,2.737萬噸。
棉花質量總體情況:軋工質量“好”占0.27%,“中”占98.90%,“差”占0.83%。顏色級:白棉所占比例為97.97%(白棉二級7.37%、白棉三級80.96%、白棉四級9.01%),淡點污棉所占比例為1.86%,淡黃染棉所占比例為0.15%;平均長度29.2mm;馬克隆值級A級24.90%、B級73.60%、C級1.50%;平均長度整齊度指數82.7%(中等);平均斷裂比強度28.2cN/tex(中等)。
二、 具體情況對比:
㈠ 2018年度與2017年度各項指標對比:
軋工質量“好”所占比例較上年下降2.24%,軋工質量“中”上升2.34%;馬克隆A級所占比例較上年增長23.61%,B級增長20.56%,C級降低44.17%,棉纖維可紡性明顯優于上年度,皮棉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顏色級所占比例與上年基本持平。(見表1-1)。
㈡ 博州地區棉花與奎屯地區棉花各項指標對比:
博州地區棉花各項指標整體低于奎屯地區棉花(備注:以下“奎屯地區棉花質量情況”均是根據我實驗室自2018年11月4日接收奎屯轄區調劑來的8家棉花加工企業的檢驗任務后所檢指標的統計分析)。奎屯地區棉花軋工質量好占9.24%,高于博州地區棉花8.97%;馬克隆值A級占43.35%,高于博州地區棉花18.45%;平均長度高于博州地區棉花0.3mm;平均斷裂比強度高于博州地區棉花1.3cN/tex。顏色級所占比例、平均長度整齊度指數基本持平。(見表2-1、表2-2)
㈢ 地方棉花質量情況:軋工質量“好”占0.22%,“中”占98.65%,“差”占1.13%。顏色級:白棉所占比例為96.94%(白棉二級5%、白棉三級77%、白棉四級15%),淡點污棉所占比例為2.81%,淡黃染棉所占比例為0.25%;馬克隆值級A級27.43%、B級71.04%、C級1.54%;平均長度29.1mm;平均長度整齊度指數82.6%(中等);平均斷裂比強度28.2cN/tex(中等)。
與2017年度各項指標對比:軋工質量“好”和“中”所占比例下降0.08%,顏色級白棉所占比例下降0.07%,長度上升0.2mm,長度整齊度指數上升0.5%,斷裂比強度上升0.1 cN/tex。(見表3-1、表3-2)
㈣ 第五師棉花質量情況:軋工質量“好”占0.35%,“中”占99.34%,“差”占0.31%。顏色級:白棉所占比例為99.74%(白棉二級9.16%、白棉三級84.74%、白棉四級5.33%),淡點污棉所占比例為0.26%;馬克隆值級A級20.53%、B級78.03%、C級1.44%;平均長度29.4mm;平均長度整齊度指數82.8%(中等);平均斷裂比強度28.4cN/tex(中等)。
與2017年度各項指標相比:軋工質量“好”和“中”所占比例上升0.42%,顏色級白棉所占比例下降0.06%,平均長度下降0.2mm,長度整齊度指數上升0.5%,斷裂比強度下降0.6cN/tex。(見表4-1、表4-2)
㈤ 地方與第五師棉花質量對比:兵團第五師棉花產質量近年來提升較快,各項指標均好于地方(見表5-1、表5-2)。
三、 情況分析:
㈠ 檢驗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中國棉花公證檢驗博樂實驗室不斷優化檢驗流程,不斷提升檢驗效率,在保質保量完成轄區加工企業任務的前提下,完成中國纖維檢驗局調劑奎屯8家棉花加工企業檢驗任務,共計2.737萬噸;二是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工作有效保證棉農植棉積*性,全州棉花種植面積、加工企業
㈡ 棉纖維品質優于上年度的原因。一是全年氣溫偏低,全州棉花成熟較上年度推后7-10天,加之天氣預報9月底提前預告會有大幅降溫,棉農為保證落葉劑效果*佳,選擇提前噴灑落葉劑,棉田符合采摘要求時棉纖維處于成熟度*佳狀態。二是采棉機充裕,機采棉采摘時間把握準確。今年兵團放開“五統一”,兵團機采棉采摘較地方提前5-10天,并且每臺采棉機都分配采摘面積,兵團采棉機完成采摘面積后可采摘地方機采棉。地方機采棉采摘過程中幾乎沒有出現排隊等待采摘現象。
㈢ 平均長度增長的原因。一是無形之手調整棉花種植結構。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以來,市場需求無形調節棉花產業發展,植棉戶傳統種植高產、高衣分、高抗病品種觀念略有轉變。二是優惠政策促進棉花種植結構發生變革。2017年精河縣作為“質量補貼”試點縣市公布符合條件(雙29馬值A單一品種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籽棉可多領取0.3元/公斤,植棉戶與加工企業共同尋找適宜種植、質量與產量不矛盾的優質品種;三是加工企業質量意識提升。棉花加工企業通過成立合作社、統一種植同一品種、流轉土地等方式方法控制籽棉質量,提升皮棉質量,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四是天氣預報對農業生產指導作用凸顯。
㈣ 斷裂比強度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全年氣溫偏低,棉纖維生長過程積溫不足,纖維素沉積不足,纖維素聚合度不高,造成全州棉纖維長而不強,不孕籽占比率升高;二是部分地區受到多次大風災害,重播棉花棉纖維生長期不足,纖維素沉淀不足,纖維素聚合度低,棉纖維不成熟,馬克隆值低于3.5,斷裂比強度低于26.0cN/tex;三是第五師堅持多年“五統一”全面放開,棉花質量下滑明顯。2016-2017年,第五師植棉團場通過嚴抓“五統一”,更換優良品種,嚴把籽棉收購質量關,使“北疆”牌棉花質量大幅提升,“雙29”指標皮棉占全年生產50%左右,可為企業增加效益200-300元/噸(對照棉花升貼水計算表)。2018年第五師全面放開“五統一”,斷裂比強度較上年度29.0cN/tex下滑0.6cN/tex,與地方斷裂比強度持平,皮棉升貼水空間有限,利潤空間壓縮較大,產品競爭力降低。
㈤ 奎屯地區棉花品質整體優于博州地區棉花的原因。一是地緣因素造成籽棉品質差異較大。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邊陲,三面環山,博樂以東可種植棉花,屬大陸性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氣候,土地含養量不足,蓄水能力差,種植棉花需要多水多肥,一旦水肥跟不上會大幅降低棉纖維品質。博州地區春季氣溫冷暖多變,夏季高溫,氣候炎熱,伴有干熱風,夜間溫差大,棉纖維伸長、纖維素沉積受氣溫變化影響較大,故博州棉纖維內在質量先天低于奎屯地區。二是生產成本低于博州加工企業,奎屯地區企業可分出更多資金提升加工工藝。奎屯是北疆棉花交易的集散地,交通便利,監管倉庫、期貨交割倉庫共有8個,生產加工的皮棉進入奎屯監管倉庫運費只需50元/噸左右,而博州地區皮棉進入奎屯監管倉庫運費需要140元/以上,生產成本無形中增加100元/噸以上。博州棉花加工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大多選擇“快收、快加工、快銷售”模式進行收購加工,快收過程中會有回潮高、雜質大、品質差的籽棉混入,快加工過程對棉纖維損傷加大,大幅降低棉纖維長度和斷裂比強度。奎屯地區部分企業采用“嚴收購 慢加工”的模式進行籽棉收購加工,例如奎屯誠豐棉業有限公司籽棉收購加工可從9月底持續到次年5月底,加工過程車速慢,棉纖維損傷小,雜質清理效果好,軋工質量佳,下游棉紡企業都排隊預約購買,資金回籠快,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強,此種質控理念和加工工藝值得我州棉加企業學習借鑒。
四、 存在主要問題
㈠ “質量補貼”要求嚴格,政策提升質量意識效果欠佳,棉花質量與產量矛盾依舊凸顯。2017年精河縣作為“質量與補貼掛鉤”試點縣市,優先將棉花補貼與質量掛鉤,符合“雙29,馬值A級,單一品種面積1000畝以上”可多補0.3元/公斤,經了解申報質量補貼數量*少。原因一,全年氣溫偏低,棉纖維纖維素聚合度不高,棉纖維強力達不到補貼要求;原因二,棉花產量影響植棉戶種植優良棉種積*性。博州境內轄區內現已成功大面積種植中長絨棉種,棉花質量表象優良(長度、斷裂比強度可達32以上,馬值A級),市場供不應求,但產量表現一般,畝產280-320公斤左右,按照今年平均產量計算,植棉戶種植優質棉種比普通棉種少收益(含棉花補貼、質量補貼)400-500元/畝,很大程度上影響植棉戶種植優良品種積*性。
㈡ “價格保險+期貨”采用平均衣分推算籽棉補貼賠付金額,未體現“質量**、效益優先”。2018年博樂市作為“價格保險+期貨”試點縣市,試點方案保險公司兌付植棉戶理賠金額通過測算平均衣分,以籽棉凈重為賠付重量進行賠付。給植棉戶造成種植衣分高、產量高,采摘過程中可以不考慮籽棉回潮率、含雜率等不利于棉花產業發展的錯誤引導,而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質量**、效益優先”的要求,這才是農業發展、提能增效、百姓增收的有效途徑。
㈢ 品種繁雜。博州地區棉花種子市場一直處于“多、亂、雜”狀態,種子企業和經銷商提供的種子良莠不齊,而棉農選購往往只注重產量和衣分、抗病性,而忽略棉花內在質量;其次第五師放開“五統一”,以往的主摘品種被遺棄,農戶又重新選擇了價格便宜、產量高的品種,同時棉農選種隨意性大、自主性強,同一塊地中幾個品種混種的現象較為普遍,致使棉花內在質量一致性差,從而導致棉花質量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㈣ 機采棉種植管理技術有待加強。博州機采棉種植已有接近十個年頭,地方機采棉種植較兵團起步雖晚,通過學習先進經驗、技術的交流已逐漸縮小了差距。但地方機采棉采摘過程中出現了棉花資源浪費的苗頭,一是農戶為節約成本,少打或不打脫葉劑,取而代之的是草甘膦等除草劑。噴灑草甘膦等除草劑直接將棉花打死,棉纖維停止生長,
五、意見建議
一是做好“質量補貼”、“價格保險+期貨”政策宣傳與細化。認真研究“質量補貼”、“價格保險+期貨”政策,制定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補貼機制,扭轉植棉戶重產量輕質量的傳統觀念,鼓勵棉農統一種植優良品種、做好棉花“四分”,優棉優價、優質優補。棉花加工企業增強質量意識,嚴格按照棉花國家標準分級收購、加工提高棉花質量,促進全州棉花質量穩步提升。
二是規范種子市場,培育機采棉優良品種。隨著機采棉種植面積的逐年增加,培育機采棉品種是當前的首要問題。截至目前,我國沒有一個通過國家標準審核的機采棉種,就目前“機采棉”而言,無論是育種,還是種植方式、培育方式、采摘方式并未形成獨立的專業體系,嚴格來說目前“機采棉”僅僅是按照機采模式種植、采摘的細絨棉,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采棉。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棉花良種的選育工作,政府部門應從良種繁育、種植管理、生產加工以及相關扶持給予足夠重視,改善棉花品質,保障棉花增產、棉農增收、確保棉花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三是鼓勵涉棉企業整合土地,提升機采棉整體質量,強化棉花供給側改革工作。鼓勵向棉花加工企業、下游紡織企業流轉土地,源頭控制籽棉質量,提升機采棉整體質量,根據市場需求種植、生產,降低棉花生產成本,縮短產業鏈,增加棉花產業利潤,避免惡性收購競爭導致市場混亂,鼓勵合作社推廣高效種植模式,建立“五統一”的服務,即因地制宜地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提供種子、統一田間管理、統一采摘模式、統一收購銷售等,實現“小塊并大塊,大塊同管理,管理有權責,權責管分紅,分紅不分地”。
四是加強農業氣象預報,建立健全預警機制。近年來大風、冰雹、高溫等氣象災害也是影響棉花產質量的一大因素。氣象部門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提前預防、預警,擴大天氣預報在農業生產中的利用,利用天氣預報指導植棉戶適時播種、脫葉劑噴灑(氣溫、降雨會嚴重影響脫葉效果)、采摘,降低天氣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提升棉花質量與產量,確保植棉戶收益增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