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一、生產情況
1.面積有所回升。全市2017年棉花播種面積16.55萬畝,比上年12.77萬畝增加3.78萬畝,增幅22.8%。傳統主產棉區調增明顯,分散棉區調減幅度較大。
2.單產、品質雙降。2017年天氣和人為雙重因素不僅拉低了單產而且影響了棉花品質。7月份是棉花生產關鍵期,全市出現持續高溫天氣,旱情嚴重,不利棉花生長;市棉花單產只有71.19公斤,比去年79.78公斤減產8.59公斤,減幅10.8%。
全市
3.價格高開低走。全市8月中旬就有零星新棉上市,新棉收獲期較去年提前一周左右,總體采摘進度相比去年略有延遲;200型企業開秤,收購價6.8元/公斤,比去年基本持平,主流品級弱4級。隨后,收購價格走低,籽棉收購均價一度跌破5.6元/公斤;一是因為籽棉整體品質差,二是由于
二、流通情況
1. 棉花產量減少。2017年8月下旬,全市5家400型企業入市,開秤定價在6.6-7.2元/公斤,相比200型企業高,同時對籽棉質量把關較嚴,受市場價格影響,不得不放緩收購進度。200型企業對品質需求不高,使其在收購數量上優勢顯現,其落后的加工設備再次拉低皮棉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2017年全市收購籽棉3.46萬噸,比上年3.7萬噸減少0.24萬噸,加工皮棉1.2萬噸,比上年1.39萬噸減少0.19萬噸,減幅13.6%。
2.新棉銷售不暢。盡管棉企堅持快加工快銷售策略,但紡織企業對地產棉興趣一直不高,銷售價盤踞低位毫無起色。湖北省內地產棉主流銷售報價在152 0173 3840元/噸(4級)左右,加工企業收購成本高出此價位,形成倒掛。為加快銷售,一部分加工企業降價促銷,但由于棉花長度偏短,品級較差,難以銷售;全市銷售棉花0.74萬噸,比上年1.39萬噸減少0.65萬噸,減幅46.7%,新棉庫存0.55萬噸,目前皮棉銷售壓力較大。
三、種植成本及效益
通過仙桃市棉花協會對中國棉花預警系統27名監測戶成本調查情況分析:
1.種植成本。2017年種植棉花畝平物化成本399.18元,比去年351.37元增加47.81元,增幅13.6%。其中:種子50.19元,與去年52.28元相當;農藥112.76元,比去年83.37元增加29.39元,增幅35.3%;化肥236.23元,比去年215.7元增加20.53元,增幅9.5%;人工成本與去年基本持平。
2.植棉效益。2017年棉農畝平出售籽棉226.8公斤,比去年253.2公斤減少26.4公斤,減幅10.4%;籽棉均價5.84元/公斤,比去年6.78元/公斤減少0.94元/公斤,減幅13.9%;畝平產值1324.46元,比去年1719.41元減少394.95元,減幅23%;畝平物化成本399.18元,比去年351.37元增加47.81元,增幅13.6%;畝平毛收入(不計人工成本)925.28元,比去年1368.04元減少442.76元,減幅32.4%。雖然植棉收益下降,但植棉收益還是略高于黃豆、玉米等其他農作物收入。
由于2017年棉花籽棉收購價格下降,棉花種植成本增加,棉農收入減少。預計2018年仙桃市棉花種植面積將有所縮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