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多點分布,統一加工。河北滄州某400型企業老板趙先生說,他們廠一年的加工能力是7000-8000噸,可由于“僧多粥少”,2016年僅加工皮棉760噸,明顯地“有勁沒處使”。以加工量來核算的話,一條生產線年加工2000噸企業才會有贏利。為解決原料供應不足的問題,不少企業打算在周邊設臨時收購點,雇傭人員收購
變“守株待兔”為點位收購。往年400型軋花廠收購籽棉基本是“守株待兔”,弊端是“挖到籃子里都是菜”,這讓很多企業生產的地產棉因為質量問題,不易被下游廠家接受。吸納了以前的教訓,今年不少廠家打算改變收購方式,主動出擊,尋找優質棉區,選擇優質棉進行收購。河北滄州某400型軋花廠近期已考查了山東德州、濱州、菏澤以及湖北部分優質棉區,打算今年從這些地區調運籽棉,提升所加工棉花的總體品質。
有想法,就有希望,有行動,才能理想轉變現實。實際上,近期不少軋花廠的行動已經展開。
不畏炎暑,布點簽合同。河北滄縣的400型軋花廠老板頂著烈日,在周邊的青縣、河間、東光以及德州等地轉了一大圈,轉下來基本選定了三個收購點,都在交通要道上,代收人員也基本敲定。他介紹,再有5-7天的時間,在更遠一些的地方再定4-5個點,今年的布點工作就算完成了。他介紹三個經驗:**,布點位置至關重要,要選在交通要道上;第二,代理人非常關鍵,要熟悉棉花行情,要懂技術,要認真負責,還要許以足夠吸引人的利益;第三,要選在重要棉區周邊,方便棉農直接售棉。
延伸產業鏈,共降風險。據了解,近期不少400型軋花廠上與種棉大戶聯系,簽訂“攻守同盟”,棉農保原料供應,軋花廠保價格合理。還有不少軋花廠與下游棉紡織廠共同經營。河北保定、唐山等地小型紡企較多,每年原料是一大問題,與400型軋花廠一拍即合,形成產業鏈延伸的先行軍。
“現在是關鍵期。”不少市場主體表示,7月份大多數紡織廠生產進入淡季,或者停工放假,正是與之協商合作的*佳時機。因此,不少軋花廠開始四處出擊,與紡企協商、談判,推動此項工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