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為深入了解新棉市場價格變動情況,把握
一、2015年度棉花種植情況
1、棉花種植面積、單產、總產持續下降
近年來,受自然災害影響,墾利縣棉花大幅減產,加上棉花價格持續低迷,棉農種植積*性受挫,導致棉花種植面積逐年縮減。據墾利縣農業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墾利縣棉花種植面積總計34.9萬畝,與去年相比減少4.8萬畝,降幅為12.09%,與2013年相比減少26萬畝,降幅為42.69%;今年棉花單產為152 0173 3840.8公斤/畝,與去年相比減少40.4公斤/畝,降幅為17.47%,與2013年相比上漲82.76公斤/畝,漲幅為76.6%;今年棉花總產量為13317.84萬斤,與去年相比減少5039.44萬斤,降幅為27.45%,與2013年相比增加158.57萬斤,漲幅為1.21%。
2、棉改糧及收益對比
近幾年,棉花價格持續走低,農戶收益大幅減少,甚至出現虧損情況,大部分農戶都棄棉種糧。因此,墾利縣棉花種植面積呈連年下降趨勢,而小麥、玉米種植面積不斷增長。從收益對比來看,棉花屬于單季作物,按照目前2.8元/斤的價格來說,一畝地總收入為1066元,成本605元(不含人工費);而小麥玉米為兩季作物,一年總收入分別為990元和760元,成本分別為735元和290元,總體看來種植糧食要比棉花多收入269元。
二、棉花成本收益情況
1、棉花成本及收益
從調查情況來看,今年棉花產量大幅下降,種植戶多數處于虧損狀態。從投入成本來看,每畝總成本維持在152 0173 38405元左右:包括種子費50元、肥料155元、農藥100元、機械作業費80元、薄膜費20元、人工費用1300元、承包費200元。
今年受
2、農戶售棉進度及種植意愿
由于今年棉花價格大幅下跌,更加重了農戶的惜售心理。從調查的這8戶來看,僅有4戶出售了部分棉花,其他農戶均在等待價格回升。與去年相比,農戶售棉進度相差無幾,售棉意愿*低。
由于近幾年棉花價格持續低迷,加上今年國家取消棉花的臨時收儲政策,廣大種植戶普遍預計以后棉花價格難有大的上漲。因此,在對明年種植方向的選擇上,大部分農戶選擇增加玉米、小麥的種植面積,減少棉花種植面積。
三、棉花加工企業購銷及收益情況
從調查情況來看,今年棉花加工企業收購棉花數量明顯減少,且基本處于盈虧邊緣。以墾利匯豐農副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為例:到目前為止,共收購棉花200萬斤,而去年同期已收購棉花300萬斤,在數量上減少三分之一。雖然今年棉價變動不大,但是價格便宜,特別是受今年天氣影響,棉花質量較差,棉花加工企業都嚴格控制收購數量。
從銷售收入來看,四級皮棉從開秤時的12000元/噸下跌到目前的11800元/噸,銷售成本則基本維持在11700元/噸,棉花加工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目前基本處于虧損邊緣。去年同期三級皮棉市場價和成本費用基本保持在13400元/噸和13600元/噸,虧損200元/噸。
相比去年棉價一路走低的行情來說,今年棉花價格偏低,但是走勢比較穩定,沒有造成棉花加工企業大規模的庫存積壓,這也使棉花加工企業減少了虧損。
四、棉花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全球經濟下滑影響,紡織服裝出口減速是造成棉花收購價格大跌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有不少紡織服裝廠家都接不到訂單,無法正常生產,因而無法收購棉花,從而造成棉花價格下降的困境。
二是據棉農與棉企反映,棉花價格偏低,棉農惜售,近期到村收棉的小販逐漸減少,棉農手中的棉花出現囤積,而收購企業也吸取了往年棉價大起大落造成資金虧空的教訓,不敢盲目收購,逐步停收。目前,棉花市場價格的下滑,棉農、棉企、紡企都處在觀望之中,由于棉價的不穩定因素,造成部分棉農取消了明年繼續種棉的計劃而打算改種糧食作物。
三是由于國際棉價持續走低,直接影響棉紡織產品的價格和銷售量。目前本地產高品級皮棉資源稀少,實際成交很少,皮棉原料的主要來源是進口,而國際棉價持續下降,從而導致國內棉價格走低。
五、后
面對棉價走低,種植面積不斷縮減的局面,建議政府:
1、完善棉花進口配額發放機制,建議政府在統籌考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情況下,安排好年度棉花進口總量和進口配額,完善配額操作辦法,確保配額發放公平公正。
2、加大對棉農的植棉補貼力度,提高棉農的種棉積*性,穩定種植面積,保障市場的供應。
3、綜合多部門職能,引導棉農轉種其他經濟作物。同時,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為農戶提供良好條件。
4、引導群眾實施規模化生產,通過合作社的方式,推廣種植機械化,降低種棉成本。
(山東省墾利縣物價辦 崔瑞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