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為了深入了解新棉生產成本、市場供需等情況,根據上級要求,臨清市物價局近期組織工作人員分別對農戶、棉加工及紡織企業等進行了走訪調查。
一、棉花生產基本情況
臨清市素有棉鄉之稱,為山東省棉花出口基地,氣候及土壤等條件較適合棉花生長,多年以來的種植也使得棉農擁有豐富的棉田管理經驗,但是受近年來氣候變化造成棉花的質量及產量不高,同時棉花作為經濟作物,市場需求低迷等因素也嚴重影響棉農收益,使得棉花種植面積持續減少。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3年臨清市春播棉花種植面積為10.6萬畝,2014年為8.45萬畝,2015年為6.3萬畝。從近三年的情況看,棉花播種面積以每年二十多個百分點的速度遞減,預計明年棉花種植面積會進一步減少。
種植棉花用工較多,機械化程度較低,雖然今年產量不錯,但按當前價格計算,產值也僅為1400元左右,扣除成本幾乎所剩無幾,如果趕上澇災,損失則更加慘重。但如果改種小麥、玉米兩季糧食,扣除成本,收入也在1000元左右,而且種糧機械化程度較高,用工較少,可以同時兼職打工,而打工的收入要比種糧高的多。
目前的棉花價格,讓棉農的種植積*性嚴重受挫,同時由于勞動力缺乏、收益不理想等因素使得不少農戶改種糧食。從種植意向調查看,所調查農戶中,至少有兩戶選擇不再種植棉花
二、棉花種植收益情況
1、畝均產量略有增加
從所調查農戶數據看,今年臨清市棉花平均畝產達485斤,與去年480斤相比增加了1.1%,是近六年來產量*高的一年。
近兩年棉花產量平均高于往年,主要原因是氣候較適宜。今年臨清市范圍內以小到中雨為主,未對棉花生長造成大的影響,后
從品質上看,今年棉花與去年基本持平,衣分平均在37-38%左右,質量以白棉三級為主。
2、畝均成本上升
今年棉花畝均生產成本為1400,同比增加了13.7%,拉動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有二:
一是人工成本上漲過快。目前臨清鄉鎮企業較為發達,工資水平上漲較快,勞動力價格明顯上升。今年臨清市勞動日工價為45.25元,按畝家庭用工23個工日計算,折價約為1042元,與去年同期比上漲了12.9%。
二是化肥及農藥費用有所增加,主要是今年化肥價格回升。如尿素在追肥期為1.71元/千克,去年同期為1.50元/千克。農藥費用增加是由于去年暖冬現象,造成今年蟲害較為嚴重,噴藥次數增加。其它費用如種子費、農膜費略有減少,對總成本影響有限。機械作業費與去年基本持平。
3、籽棉價格持續下跌,總產值降低
自臨儲政策取消后,棉花價格交由市場調節,受紡織企業不景氣、皮棉庫存高企等因素影響,籽棉價格一路下跌,目前價格僅為2.90-3.00元/500克,棉加工企業需加自行尋找下游用戶并承但市場波動風險。
新棉上市后,棉花市場價格波動不大,收儲方購較為謹慎,為降低自身風險不斷壓價收購,由于棉價過低棉農也惜售不賣。
據行內人士分析,短期內棉價很難有大的起色,如果按當前價格計算產值,平均每畝為1407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又減少了5.4%。
4、畝均收益大幅下滑
綜合以上情況,雖然產量略有上漲,但由于成本上漲、產值下降。畝均凈收益相較前兩年明顯降低。從所調查農戶看,2013年畝均凈收益為403元,去年為205年,而今年農戶收益僅為幾十元,有幾戶甚至呈現負收益。棉農積*性嚴重受挫。
三、棉花市場收購進度及庫存、效益情況
今年新棉上市以來,一方面棉加工企業收購姿態冷淡,另一方面棉農惜售不賣,造成棉花市場交易清淡,棉花收儲量創歷史新低。
據一家棉加工企業經理介紹,去年同期棉加工企業收購進度較為緩慢,原棉庫存量大約維持在半個月左右,皮棉銷售價格為13600-14000元/噸之間,市場競爭壓力加劇,利潤微薄。而今年棉花收購價格不斷下降,成為近幾年來*低的一年,目前棉花收購價格為2.90-3.00元/500克,(折皮棉成本價約152 0173 3840元/噸),而同期市場皮棉價格也約為152 0173 3840元/噸,再加上人工等費用,加工的越多虧的越多,再加上本地棉等級多為三級棉,纖維較短,棉紡織企業在采購選擇上更青睞于新疆棉,與運至內地的新疆棉相比,內地棉既無價格優勢,又無品質優勢。這也使本地棉企收購加工積*性不高。同時由于棉價偏低,棉農也存在著嚴重的惜售心理。目前的棉花價格已經跌破棉農的心理預期。棉農的勞動價值未完全得到體現。據了解,所調查農戶中無一戶出售。
四、棉紡織企業產品價格、效益等情況
據調查,實施目標價格管理政策后,國內棉花價格持續回落,從年初的13500/噸降至目前152 0173 3840元/噸左右,降幅達3.7%。國內外棉價差不斷縮小,紡織業告別了高價棉時代,相較去年生產成本明顯降低,但由于市場競爭加劇,銷售不暢,人工及其它費用上漲過快等原因,利潤空間仍然有限。
目前紡織企業訂單不足,生產也是按單生產,銷售陷入困境,對原料需求平淡,堅持隨用隨買。一些小型紡織業由于受技術、管理等原因被市場逐步淘汰。這也充分發揮了市場調節生產結構的作用,促進企業轉變經營理念,向市場化、國際化經營發展。同時在經營中也會更加注重生產質量,激勵技術進步,注重防控風險、控制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五、各方對后期棉價走勢的看法
目前棉農均沒有出售,一方面是來收購的棉販、棉企較少,籽棉銷售困難;一方面也顯示棉農的觀望、惜售心理嚴重。
2014年,國家取消棉花臨儲政策,對山東境內享受棉花良種補貼的種棉農戶,均可得至每畝235元的補貼,同時棉農對國家實行的目標價格管理政策了解不多,因此急切盼望國家及早出臺2015年內地棉花補貼政策,存棉不賣。
各棉企認為,在當前國內棉花庫存高企、棉花市場供大于求的環境下,巨量國儲庫存仍有待進一步消化,棉花延續跌勢可能性較大,雖然今年以來國內外棉紗價差不斷縮小,但進口綿紗仍占有一定優勢,搶占國內棉紗市場份額,減少了皮棉市場需求,棉花終端需求不旺。從供應來看,主要產棉國印度、中國和美國新棉正處于收割期,供應增加而未來需求預期不佳。短期內以上因素不會明顯改善。棉花將以低位震蕩為主。
六、棉花生產、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雖然2014年臨清市棉農每畝棉花得到了235元的補貼,但依然無法完全保障棉農利益,棉農種植積*性明顯降低,同時隨著棉花面積的急劇下滑,棉加工企業也面臨轉產的難題,按照目前情況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推廣規模種植、降低棉花種植成本。隨著棉價回歸市場調節,傳統種植方式已經無利可圖,新形勢下種植只有走規模化、機械化的道路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棉花品質。現新疆的棉花產業也在向集約規模化發展,我們也應當積*探索新型種植方式,促進棉花規模化種植,實行機械化、規模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建議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定期對棉農進行技術指導與培訓,引導棉農科學種植,提高種棉水平,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從而提高臨清市棉花在市場的競爭力。
二是鼓勵植棉散戶棄棉改種其它經濟作物,目前棉花庫存壓力巨大,同時棉花需求量短期內難以大幅增加,需要幾年的時候來逐漸消耗,新疆作為國家棉花目標價格管理試點地區,植棉優勢明顯,成為國家保證棉花供應基本安全的基地,這種情況下,建議臨清市除個別只適宜種植棉花的地塊外,鼓勵棉農轉變觀念,改種其它經濟作物來保障農民收益。
三是隨著內地棉花生產流通的減少,棉加工企業轉產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一方面通過市場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加快棉加工企業轉產的步伐;一方面建議當地政府有關部門促進紡織企業和棉加工企業通過合作、合資、改制等方式,積*棉花生產和流通領域延伸,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加大優質資源整合力度,加快優質棉供應基地建設。同時加大科研開發投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強經營管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