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還有一周時間大宗商品市場將迎來2011年交易年度,自11月26日反彈行情啟動以來,ICE
一、進口成本持續攀升
美國農業部上周四*新公布的棉花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止到12月16日當周,美國2010/2011年度棉花凈銷售3152 0173 3840包,其中銷售給中國為144700包,占比近46%。根據*新價格估算,我國進口棉花的成本價是177.73美分/磅,1%關稅下折算價格為29934元/噸,滑準稅折算價格是30284元/噸,而全國棉花電子撮合市場12月24日近月合約僅收于27700元/噸,價格相差很大。我國是紡織大國,近幾年紡織用棉需求量都穩定的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中國棉花協會在上周四月度報告中調升今年我國棉花產量預估至665萬噸,上個月預估為663萬噸,該修正后的預估較去年的產量減少2.1%。我國棉花供需缺口在逐漸拉大,必須從美國 、印度等一些國家進口棉花,進口成本的上漲必將使國內棉價獲得一定的支撐。目前國內外棉花價格倒掛,除非ICE美棉能夠迅速回到下降通道中,否則鄭棉后市反彈可期。
二、升息加速熱錢涌入
央行25日晚間宣布自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這次加息時間比預期早很多。加息后的我國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為2.75%,比當今美日等國0.25%的基準利率高出近約10倍,高利差加上人民幣穩定的升值步伐,勢必加快熱錢進入中國的步伐。央行*新數據顯示,11月新增外匯占款為3196億元,較上個月 5301億元的高位明顯回落,也略低于市場此前的預期。但是結合歷史數據比較,3000多億元的外匯占款仍處于偏高的位置,反映了近期外來資金大量流入的趨勢仍在持續。11月份的我國貿易順差和FDI分別為229億美元和97.04億美元,在外匯占款中剔除這兩部分,無法解釋的資金流入約1000億元人民幣,凸現了近期熱錢流入依舊迅猛。市場普遍認為明年央行繼續會有2—3次加息動作來抑制通脹預期,明年熱錢的涌入將會更加積*。在國內流動性本來就已經過剩的情況下,再加上境外流入的熱錢,國內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肯定會受到資金的追捧。
三、CPI高漲料將持續
1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1%,再次刷新年內紀錄,這也是自2008年7月上漲6.3%之后,我國28個月以來CPI創下的*高漲幅。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7%,環比上漲2.0%。專家表示,我國經濟實際上已經處在了高通脹旋渦中,高通脹時代已經到來,在未來一兩年內高通脹將持續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預計2011年我國仍會保持高通脹水平。在政府*新的表態中,國家發改委表示2011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8%左右,CPI升幅目標約在4%,可見在政府已經意識到高通脹時代不可避免,我們必須接受這一事實而且要馬上采取行動來應對。在全球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的環境下,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近來一路猛漲,對我國物價形勢構成壓力,與此同時高通脹的預期也增大了企業的采購成本和漲價壓力。在高通脹不能得到有效抑制的情況下,光靠政府行政干預市場價格無疑是緣木求魚。
四、紡織行業勢頭良好
盡管遇到棉紗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急劇上漲等不利因素,我國紡織行業2010年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0年11月份我國的紗線產量為246.7萬噸,同比上升了9.8%,1—11月份累計紗線的產量達到了2485.6萬噸,同比上升了 14.8%;11月份我國的坯布產量為63.5億米,同比上升了23.1%,1—11月份累計坯布的產量達到了604.5億米,同比上升了19.2%。我國紡織行業在金融危機后迅速恢復,出口保持強勁增長,據海關統計,2010年前11個月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1866.24億美元,同比增幅 24.18%。我國棉、化纖紡織加工業行情發展良好,2010年1—11月累計實現投資850.92億元(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同比 21.90%,增速較2009年全年水平(11.25%)增加10.65%。紡織行業出口的強勁恢復、投資的迅速增加,未來我國紡織用棉需求仍將保持高位,對棉花市場后市走勢形成支撐。
綜上所述,我國紡織行業用棉依然比較龐大,國產棉花供不應求,在棉花供需缺口逐漸拉大、進口棉成本不斷攀升、國內通貨膨脹高漲的情況下,縱然價格短期發生回調整理,但長遠來看鄭棉整體將呈現易漲難跌的行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