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10月24日消息,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周四收盤下跌,自稍早觸及的逾一周高位回落,此前周度報告顯示棉花的出口銷售遜于預期。
ICE近月12月棉花合約收下跌3美分,結算價報每磅64.65美分。交易區間介于64.60-65.55美分,后者為10月14日以來*高價。
12月期棉合約有望錄得五周以來首次周線下滑。
棉花經紀公司Keith Brown and Co合伙人Keith Brown表示,“市場原本預期上周出口銷售較為強勁,在20.6萬包左右,但今日報告顯示數量僅為預期的一半--14萬包,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上漲動能。”
美國農業部(USDA)周四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10月17日止當周,美國2019-20年度陸地棉出口銷售凈增14.05萬包,較前一周減少32%,較四周均值下滑23%。
當周,美國2020-21年度陸地棉出口銷售凈增8,400包。
當周,美國陸地棉出口裝船14.86萬包,較前一周減少2%,較四周均值下滑6%。
當周,2019-20年度陸地棉新銷售14.35萬包。
今年迄今為止,棉花期貨下跌約10%,拜頭號消費國中國和頭號生產國美國之間曠日持久的貿易沖突所賜。
有跡象顯示兩國的貿易爭端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且其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擾亂了全球市場。
Brown表示,“如果中美兩國貿易談判傳出令人失望的消息,或者11月10日的作物供需報告偏空,將打壓棉價下行。”
不過如果美國農業部的11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產量顯著減少,且“空頭決定需要打破月度高位65.85美分,”將推動棉價升至每磅70美分上方,他補充說道。
期貨市場總的成交量減少10,712手至13,093手。數據顯示,上一交易日持倉量增加1,289手至239,201手。
截至10月23日,ICE可交割的2號期棉合約庫存增至13,101包,上一交易日為11,560包。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