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 (ICAC)周四公布月度棉花展望報告稱,在2015/1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大幅下滑19%至2152 0173 3840萬噸,為自2002/03年度以來*低水平。
造成棉花產量下滑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棉花價格低迷,還有一個是全球棉花平均單產下滑。
但報告預計2017/18年度,全球產量料增加7%,至2460萬噸。
報告預計2017/18年度全球棉花種植面積料擴大7%,至3180萬公頃,但這仍將低于此前10年平均水平的3230萬公頃,盡管預計價格仍將高于長期平均水平。
報告稱,預計印度2017/18年度棉花產量料增加6%至610萬噸,該國可能連續第三年穩居全球*大棉花生產國的寶座。
季雨提前到來、充裕的降水、國內*低采購支撐價格上調和種植棉花收益前景好轉等因素激勵印度農戶增加棉花作物種植。
報告稱,2017/18年度印度棉花種植面積料增加3%至1152 0173 3840萬公頃。
報告還稱,中國2017/18年度棉花種植面積料擴大3%至320萬公頃,因國內棉花價格上漲,且政府在種植季節就公布了新補貼政策。
假設中國棉花單產為每公頃1,558公斤,則中國今年棉花產量料增加至500萬噸。
報告預計美國今年的棉花產量料增加12%至420萬噸,這將為美國自2007/08年度以來的*高棉花產出水平。
價格上漲,充裕的土壤濕度和種植季節有利的天氣等因素推動美國農戶增加棉花種植面積且預計產出也將因此收益。
在此前種植面積連續兩年萎縮之后,巴基斯坦今年棉花種植面積料增加8%至270萬公頃,產量料增至200萬噸,預計單產為每公頃741公斤,較2016/17年度大幅增11%。
報告還稱,假設全球經濟仍在擴張,預計2017/18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料增加2%至2470萬噸。
中國今年仍將是全球*大棉花消費國,盡管預計本市場難度中國的棉花消費量料大體持平于上年度的770萬噸。
國內外棉花價格上漲和供應受限料令中國棉花消費增幅受限。
在上年度棉花消費量小幅下滑3%之后,印度本市場年度的棉花消費量料回升3%至530萬噸。
報告還預計巴基斯坦今年棉花消費量料增加3%至230萬噸。孟加拉和越南棉花消費量料分別增加5%至150萬噸和增加7%至152 0173 3840萬噸。
報告稱,預計2017/18年度美國仍將是全球*大的棉花出口國,盡管預計該國棉花出口量料萎縮7%至290萬噸。
美國棉花出口量將減少是因為其他產棉國供應量較上年度有所增加,這樣本市場年度美國棉花在全球棉花出口市場份額將自上年度的50%下降至37%。
在上年度棉花出口量大幅下滑28%之后,印度本市場年度棉花出口量料小幅增加2%至930,000噸。
盡管中國棉花進口量仍受制于配額,預計中國本市場年度棉花進口量仍將小幅增加1%至110萬噸。
預計本市場年度孟加拉棉花進口量料增加7%至150萬噸,而越南棉花進口量料增加8%至152 0173 3840萬噸。
報告稱,預計2017/18年度,全球棉花市場年末庫存料下滑1%至1710萬噸。其中中國棉花年末庫存料大幅下滑18%,至760萬噸,中國棉花年末庫存占全球的比重將下滑至44%,為自2011/12年年以來,中國棉花年末庫存占全球比重首度低于50%。
報告還稱,除中國外全球棉花棉花年末庫存料增1%至960萬噸,料創紀錄高位,這也暗示國際棉花價格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該機構通常在每月**個工作日公布月度棉花展望報告,但本月報告推遲公布,該機構也沒有解釋此次報告推遲公布的原因。
以下為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公布的全球2017/18年度棉花供需預估數據列表:(除非特別說明,單位為百萬噸)
2015/16年 2016/17年 2017/18年 2015/16年 2016/17年 2017/18年
(較上個月預估值變動)
產量 21.30 22.93 24.57 0.00 0.03 0.04
消費 24.28 24.31 24.73 -0.01 0.05 0.13
進口 7.55 7.93 7.84 0.00 -0.12 -0.24
出口 7.55 7.93 7.84 0.00 -0.12 -0.24
年末庫存 18.68 17.30 17.15 0.06 0.04 0.47
Cotlook A指數 70 82 69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