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美棉的銷售進度情況和所剩資源情況,本網特約愛瑞棉花葉韻鳴先生對這一問題進行解答,以下是本次約稿的內容:
????信息網編輯給了一些不好答的題目,且讓我們從幾個角度探索求證:
????美國農業部預測和統計數據
????2012/13年度美棉產量預估是1,732萬包(統計數字是以每包480磅計算,有別于期市以及一般商業行銷的500磅)截至今年7月底,達到預估出口量1,325萬包也不成問題,季末庫余是400萬包(約87萬噸)。
????上網瀏覽農業部棉花分級所的資料,2012/13年度的收成,美西(C/A & SJV)絕大部分是21-2-36以上的精品,可惜數量太少,含長絨棉在內產量只有152 0173 3840多萬包。整個美東(M/E)的品質概況是中高檔41-4-34至 31-3-36為主,大多主產州的細度偏高,一部分棉花含棉稈皮(BARK)。德州今年收成的品質高,長度不錯,31-3-35至21-2-36占大部分,細度正常占大部分;可惜部分產區因為采收機(STRIPER)的因素,有些棉花含棉稈皮。
????市場概況與現狀
????依照個人觀察,因為2012/13年度全球棉花總量的預估一直就是大比例的供過于求,很多人當初對中國政府棉花政策的穩定性和支持力存疑,因此對棉花價格的走勢長時間來是看跌,事后證明是過度悲觀。棉企若是看跌就是不買;棉商看跌還有可能先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大多數棉商手上的美棉現在應該沒有多少好棉花。據筆者所知,美西棉農合作社幾乎已經出淸庫存,美東合作社尚有報價。而很多棉商手上已經沒多少美棉的說法也逐漸在被議論。
????ICE期市,倉單與能交貨的實盤
????ICE1307交易月未了結倉單(OPEN INTERESTS)至今天為123,444張(每張合約是100包)屬于數量大的。而已經進倉的實盤(CERTIFICATED STOCK)509,472包(約合11.55萬噸)也真不少,絕大部分是從1305交易月結束棉商之間換手后延續下來的。
????在本篇要談的是ICE期市交易的棉花規格,所謂的二號棉(COTTON No.2)的標準等級是SLM,1-1/16”,馬克隆值3.5-4.9(約為國棉T/427,但是因為是機采棉,4級美棉會略帶棉葉屑),而實際操作上允許交倉的品質是一級至五級的白棉(11-51)或是一級至三級的淡黃棉(12-32),長度得為1-1/32”及以上,細度必須為3.5-4.9。凡在這些范圍的美國棉花,若與基本規格不同,會略有升/貼水;但是不收細度偏高(5.0及以上),也不收含非纖維性(EXTRANEOUS MATTER,簡稱EM)的棉包。也就是說:拿好棉花(41-4-34以上)去交期貨倉,不劃算。季末庫余再多,細度太高太低以及含棉稈皮,含草絲等棉花也不能進期市去交貨,因此對期市賣壓也是有限。
????四級的棉花,本來就不能紡40支的棉紗。現代紡織機器速度快,更需要棉花的的長度與強力來配合。一般的通態,SLM 1-1/16“的品質,現在很多紡織廠是用來生產20支環式紡,或是氣流紡。提高美期交貨規格的需要被提出數十年了,都不見下文。重點在于美國的紡織廠大部份不生產中高支棉紗,美期交易所實物交提的倉庫就在德州和美東紡織重鎮,還只收美國棉花。好像見過談論美期應該建立海外倉庫云云的看法,不知事出何因。愚見認為可行性不大。ICE是美國的期貨市場,仍以美國農民及紡織廠的操作需要為主要考慮。
????交易不活躍
????市場在暑期比較沉悶本來就是常態,只是今年較為早了一些。國內進口棉政策是否有進一步發展待定。
????國際棉商手中美棉也將售完;道瓊指數創新高,吸引了資金,同時ICE期市暫時缺乏刺激而處于狹幅盤整期等等,都是可能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6月初又到大基金轉倉(賣7月買12月)或是離場的可能出現的時候。若是手上期市7月合約為空頭的棉商或是投機客是否補回,或是還有能力交貨?技術分析屬于堅強的底80美分,或是沉重的頂88美分是否被突破?在期市混沌期,大戶不出手。若是奔出了近期數周的上下交易的范圍,或許才會有小高潮。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