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 美國
德州高溫干旱持續,中西部地區天氣改善
上周,美國大部經歷了高溫襲擊,降雨相對正常,僅周末在芝加哥一帶出現暴雨。北大西洋 (600558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上出現了2個熱帶風暴BRET和CINDY,但兩者的移動范圍均距離美國東海岸較遠,對美國大陸影響較小。
當前美國農產品期貨市場*關注的是美棉、美玉米和美豆主產區的天氣問題。
**,美棉不同主產州情況各異,德克薩斯州減產概率*大,佐治亞州正迎頭趕上,亞利桑那州*樂觀。此次美國南方干旱早在去年便出現了苗頭,當時炎熱干燥的天氣促成了2010/2011年度美棉的豐產,雖說
不過,其他美棉主產區天氣并沒有這么惡劣。7月以來,美國東南部旱區降雨明顯增多,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截至7月24日當周,美棉第二主產州佐治亞州的棉花優良率較前一周上升7%至28%。預測稱本周至下周,美國東南棉區都多陣雨,天氣對棉花生長有利。至于美棉第三大主產州亞利桑那州,當地天氣一直較好,截至7月24日該州棉花優良率為87%,且長勢差的比例為零。
?
其次,本周起美國玉米主產區的天氣逐漸改善,但前期高溫帶來的破壞無法完全彌補。天氣的改善主要有兩點:一是,盡管中西部地區的偏南部仍以高溫干燥天氣為主,但是中西部地區北部的夜間/白天氣溫將逐漸下降至18/32℃,美玉米產量*大的主產區恰好處于中西部地區的北部,這種氣溫水平對于后續玉米的授粉十分有利。二是,中西部地區的小到陣雨天氣仍在持續,且降水量有望增多,未來完全無需擔心會有大旱發生。然而,25日公布的USDA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7月24日玉米優良率回落4%至62%,遠低于去年同期的72%,可見前期中西部地區的*端炎熱天氣還是對玉米生長造成了不利影響。截至7月24日,全美已有65%的玉米處于授粉期,那么可能一半以上的玉米授粉質量遭遇了高溫的破壞。現在天氣改善并不能將前期的受損完全彌補,今年美玉米的單產總水平依然會出現小幅的下滑。
*后,盡管播種面積縮減,但是良好天氣下美豆仍有望豐產。春播初期市場曾炒作中西部地區土壤過濕不利播種,但后期溫暖干燥的天氣使美豆基本按時完成播種,降低了后期遭遇霜凍威脅的概率。盡管上周大豆作物優良率也回落2%至62%,低于去年同期的67%,但是高溫對大豆的破壞程度是遠不及玉米的。未來美豆面臨的考驗主要是8月份主產區會不會出現嚴重干旱。目前看來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預計美國中西部地區8月上旬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整個8月降水接近常年,氣溫正?;蚵云?。
中國
江南、華南再現*端高溫
7月,江南、華南地區經歷了一輪“高溫—暴雨—高溫”的惡劣天氣,對于局部地區早稻的成熟、收割和晚稻的生長較為不利。不過今年早稻種植面積穩定,單產提高較多,主產區普遍呈增產趨勢。預計7月底之前,江南、華南地區的高溫天氣仍將持續,大部分地區日*高氣溫在35-37℃之間,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局部地區*端日*高氣溫可達38-39℃。這樣的高溫對晚稻或其他蔬菜、水果的生長會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印度尼西亞
“干季”延至11月利于棕櫚油供應
地處熱帶的印度尼西亞一般分為兩個季節:4—10月的干季和11月至次年3月的雨季。26日印尼氣象局發布預測稱今年印尼的干季可能較常年偏長,有望持續至11月,這對棕櫚果的采摘和棕櫚油的壓榨十分有利,印尼棕櫚油增產預期持續增強。去年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印尼的干季依然降雨偏多,導致棕櫚油的壓榨放緩或中斷,部分棕櫚樹甚至被沖毀。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