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貨幣政策“微調、預調”的信號出爐后,信貸兇猛之勢似乎已勇不可擋。隨著10月CPI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通脹壓力減輕,貨幣信貸放松的預期再起,多家機構預測今年人民幣信貸增量有望達到7.5萬億。
????貨幣政策“微調、預調”的信號出爐后,信貸兇猛之勢似乎已勇不可擋。
????11月10日,知情人士透露,四大國有銀行信貸投放力度近日突然加大,10月30日和31日,一舉投放900億巨量貸款,以致全月新增貸款規模達到2400億左右;受制于居高不下的存貸比限制,十幾家股份制銀行沖刺力度不大,10月新增貸款規模約千億元。
????如此一來,10月銀行業新增貸款超出市場預期,有望接近去年同期5800多億的水準。
????“我們理解貨幣政策微調、預調是階段性的,總體貨幣政策緊縮的態勢不變。但在某一時間段,也要考慮到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這種“選擇性“寬松是區域性的,比如著力解決江浙、內蒙等地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11月10日,某股份制銀行中層如是分析。
????隨著10月CPI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通脹壓力減輕,貨幣信貸放松的預期再起,多家機構預測今年人民幣信貸增量有望達到7.5萬億。
????貨幣政策“微調、預調”的信號出爐后,信貸兇猛之勢似乎已勇不可擋。隨著10月CPI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通脹壓力減輕,貨幣信貸放松的預期再起,多家機構預測今年人民幣信貸增量有望達到7.5萬億。
????四大行成沖刺主力
????“銀行1-2年期的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已經沖到11%-12%了,相當于基準利率上浮25%-30%。”11月10日,江蘇某國有大行分行信貸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信貸需求量是很大的,一旦信貸放松,錢不愁放不下去。
????“四大國有銀行再度成為沖刺的主力軍。”11月10日,某資深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四大行或許收到某種政策暗示。
????數據顯示,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10月前20天新增貸款規模僅在800億左右,若剔除國慶長假因素,10個工作日的日均貸款不到百億;然而,就在溫家寶總理提出貨幣政策要“適時適度”和“預調微調”之后,四大行的信貸投放突然加速,*后兩日更是突擊投放了將近1000億的規模。
????建行相關人士此前透露,已于10月中旬向鐵道部發放貸款60億元,且年末前還會追加貸款。本報記者獲悉,鐵道部上月可能得到了高達152 0173 3840億的信貸資金支持,資金提供方主要來自國開行、郵儲等銀行。
????知情人士透露,在央行11月初召集的商業銀行座談會上,曾有部分銀行針對三季度存貸款增長困局,向央行提出能否暫緩繳納存款準備金。但央行未松口,11月5日,高達2212億的月度存款準備金如期繳納。
????貨幣政策“微調、預調”的信號出爐后,信貸兇猛之勢似乎已勇不可擋。隨著10月CPI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通脹壓力減輕,貨幣信貸放松的預期再起,多家機構預測今年人民幣信貸增量有望達到7.5萬億。
????期待調整差別準備金率
????“年末向來有沖貸款規模的傳統,一是在政策明朗之前多為明年儲備些項目;二來,年底存款的迅速回流也提供了支持。”某股份制銀行中層人士告訴記者。
????此前,中金公司報告指出,11-12月財政存款投放量將超過1萬億元,這對信貸投放是一大利好。
????兩天突擊放貸900億 四大行成信貸急先鋒
????不過,10月份的存款數據或許要黯淡一些,大型銀行存款都出現了負增長。據本報記者了解,各大行正在擬定四季度和明年的存款計劃,各家分行正向上匯報四季度存款目標。“原先計劃是新增(存款)200億,現在我只敢報上50億。”建行一分行負責人告訴記者。
????同時,一些銀行期待央行適度放寬差別準備金率動態調整機制。
????貨幣政策“微調、預調”的信號出爐后,信貸兇猛之勢似乎已勇不可擋。隨著10月CPI同比增速大幅下滑,通脹壓力減輕,貨幣信貸放松的預期再起,多家機構預測今年人民幣信貸增量有望達到7.5萬億。
????“差別準備金率每季度調一次,里面有很多參數,銀行一旦被監管機構通報,就有可能被調低或調高穩健性參數αi來調整信貸投放節奏。”一家股份制銀行計財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年初各家銀行均以這一指標來測算年內信貸投放額度。以招行為例,該行年初設定的貸款增速預期大約為14%,這是一個避免被“差別”的速度,如果超過14%就要交差別準備金。
????據上述股份行計財部人士透露,四季度新的調整參數尚未下發,“受宏觀政策影響,前三個季度基本上是能緊就緊,四季度有可能放松,也可能跟三季度持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