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認為,受棉價上漲擠壓,當前紡織企業訂單并不樂觀,再加上海運費上漲等不利因素,目前尚難斷定新棉集中上市階段的收購價格,市場主體如果過早介入,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
隨著新季疆棉將迎來采摘旺季,以及新疆巴楚等地手摘零星絮棉開秤價達到9.5—10.5元/公斤以后,國內期現貨棉花市場再度活躍起來,其中鄭棉主力合約在9月6日前后幾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逾1000元/噸。值得注意的是,市場預期的新棉收購價再度上調,甚至令明年新疆棉田的包租費也憑空抬高了152 0173 3840元/畝左右,個別地區棉田包租費甚至要調高300—500元/畝。
“手摘絮棉的年產量為20萬—30萬噸,其用途主要集中在網套原料方面,需求端對其內在品質要求不高,唯要求其雜質少、彈性好、顏色潔白而已?!毙陆Z氏德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旭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手摘絮棉高價登場,雖然這不代表什么,但是市場各主體躍躍欲試,均在積*準備介入新棉收購。
新疆“老棉花”杜國先表示,受棉花價格上漲擠壓,當前部分紡織企業的產品已經出現了累庫現象,訂單情況也不如預期的樂觀,再加上海運費上漲等不利因素,目前尚難以判定新棉集中上市階段的收購價格,如果市場主體過早介入,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
手摘絮棉高開影響深遠
9月5日,新疆巴楚地區手摘絮棉零星上市價高開在9.6元/公斤讓市場議論紛紛,隨后到了9月7日,哈密、沙雅等地則出現了10—10.5元/公斤的高價。雖然手摘絮棉是國內棉花市場一種用途較為特殊的棉花,其本質上與其他手摘棉、機采棉沒有太大的區別,也代表不了國內棉花市場價格的運行趨向,但其“高價出場”仍讓市場特別興奮,市場各主體紛紛調高了未來的價格預期,其中鄭棉主力合約期價在9月6日前后幾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逾1000元/噸。
據閆旭介紹,手摘絮棉早年間主要種植在哈密地區,近年來由于喀什等地棉花生產成本較低,手摘絮棉的產區開始向巴楚一帶轉移。從手摘絮棉的購銷模式來看,正常情況下是下游需求企業先打訂金且下訂單,然后軋花廠敞開收購。在下游獲利空間較大,以及需求方對手摘絮棉內在品質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其收購價多年來與其他棉花相比均處在一個較高的價區,今年手摘絮棉零星上市價每公斤達到10元并不算太出格。不過,其對市場所造成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從記者掌握的資料來看,一是廣大棉農的價格心理預期提高不少,部分棉農甚至持有新棉采摘后囤積一段時間再出售的想法,要等價格漲到了心理價位后再考慮出售;二是軋花廠開始變得更加忐忑不安,新棉集中上市后如何搶購是擺在眼前的一個重大問題;三是貿易商、紡織企業、投資機構等在期貨市場持有多頭頭寸的積*性開始增強,期價也因此出現了不小的漲幅;四是預期中的高棉價已經開始對下一個年度的棉花市場產生影響,新季棉田的包租費已出現進一步抬高勢頭,部分地區的包租費已達到1300元/畝,個別地區棉田包租費甚至將要調高300—500元/畝。
“近日和幾位棉花種植大戶交流時了解到,大家對棉花種植成本的不斷增加特別擔憂,如果一直增長下去,會讓廣大棉農面臨較大風險,同時由于市場普遍認為種植收益較好,還會吸引較多的不懂棉花種植的非專業人士或機構進入這個領域,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打亂國內棉花市場的產業格局。”中國棉業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法新表示,當前個別產區出現的高棉價只是手采絮棉和軋花廠試軋的價格,既沒有指導性,也沒有代表性,建議廣大投資者不能據此制訂投資策略,棉農則更要保持理性,現階段重要的事情是去做好棉花的田間管理,爭取多產棉、產好棉才是*好的選擇。
整體天氣利于棉花生長
“我們公司主要是做棉花種子生意的,全疆各地都安排的有技術服務人員,對當前新疆棉花的生長情況具有較強的發言權。通過匯總公司技術人員反饋的情況,我們發現當前新疆棉花整體長勢較好,雖然今年的種植面積有所下滑,但估計單產較高,總產估計會與去年持平或略高?!遍Z旭告訴記者,分地區來看,受前期部分地區出現低溫與降雨天氣影響,個別地區棉花生長發育期延長,會令棉花上市時間推遲,預計推遲時間一周左右。
正在新疆調研紅棗與棉花生長情況的期貨投資者楚國俊表示,當前全疆大部地區天氣晴好,氣溫逐步回升,對紅棗與棉花產量的形成較為有利。據他觀察,當前新疆棉花正在進入裂鈴吐絮期,個別地區手摘棉已開始上市,當地農民對棗園與棉田的管理較為到位,很多棉農主要加強了施肥、澆水、去除棉花老葉等田間管理工作,絕大部分棉田通風透光良好,北疆棉區棉農等已提前做好機采棉脫葉劑噴施的準備工作。另據了解,當前新疆大部分地區土壤墑情適宜紅棗與棉花生長,預計9月中下旬全疆大部分棉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氣象條件對棉花棉鈴生長及裂鈴吐絮較為有利。
相關市場機構、氣象部門公布的監測與統計信息顯示,當前新疆、黃河與長江流域棉區大部分棉花已處于開花至裂鈴吐絮期,全國棉區綜合氣候適宜指數為較適宜。與去年同期相比,預計全國棉花平均單產趨勢為平產年。此外,截至8月末,大部分棉區棉花發育期接近常年或提前3—28天,新疆、甘肅、陜西、河南、山西、湖北等省區部分棉區棉花發育期推遲3—13天,主產區棉花一、二類苗比例為6%和83%,大部分棉花生長情況較好。天氣方面,預計9月份除新疆北部棉區氣溫略偏低外,大部棉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且北疆大部分棉區初霜期將偏晚,熱量條件總體利于棉花后期生長。新疆北部、黃河流域南部、長江流域棉區大部分降水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陰雨寡照或暴雨洪澇天氣,影響棉花裂鈴吐絮和適時采摘收曬。建議新疆棉區農民要繼續做好棉田后期管理工作,同時要密切關注脫葉劑噴施適宜期及適宜氣象條件等級預報,適時噴施脫葉劑和開展棉花機械采收工作。
新棉開秤價成關注焦點
隨著新季新疆棉花在半個月之后將迎來采摘旺季,特別是當前新疆巴楚等地手摘零星絮棉開秤價達到每公斤9.5—10.5元,后期新棉集中上市的開秤價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那么當前的市場心態如何呢?
吳法新告訴記者,當前南疆地區已經有軋花廠收購了少量新棉進行試軋,主要是部分軋花廠今年新上了生產線,試軋是為了檢驗設備運轉情況,零星的收購價格明顯高于去年,約在8.6元/公斤,收購的新棉主要為早熟品種,初步估計新棉大量上市時間在9月25日以后。
“新棉集中上市開秤價大家預期得均比較高,已從前期的7.5元/公斤調高到了8元/公斤以上?!辫F門關市美紡公司總經理閆友法告訴記者,市場預期的搶收現象肯定會出現,但軋花廠還是要小心謹慎一些,雖然當前新棉集中開秤價上漲預期強烈,但下游需求并不是真正得好,高位接手意味著風險也是巨大的。
吳法新告訴記者,幾乎一邊倒的看漲氣氛不但害苦了農民,如今年的棉花還沒有開始收購,明年的土地承包費就每畝**上漲了152 0173 3840多元,其他農資價格也均在蠢蠢欲動,而且市場預期的皮棉加工成本也上升了一大截,更有人認為皮棉期現貨價格會漲到19000—20000元/噸。未來,如果下游需求與訂單跟不上,那么棉花價格*終玩的是“擊鼓傳花”游戲。
“新冠肺炎疫情對棉花市場價格與產業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棉花下游的紡織企業外表看似光鮮,‘內心’卻十分‘痛苦’?!眳欠ㄐ卤硎?,如果用典型的統計學“幸存者偏差”這個現象來解析,我國紡織產業的發展狀態并不好。例如:一個產業有100家企業,現在倒閉了50家,剩下的50家企業個個都“滿負荷”生產,看上去開機率很高,其實總體的量是遠遠不夠的,當前國內紡織企業的生產量就還不到2019年高峰時期的八成。與此同時,“新疆棉花事件”看上去似乎有所緩和,但“定時炸彈”并沒有拆除,外銷訂單依然不足,導致很多國際大品牌的面料供應商選擇使用進口棉花,相關的“清白證書”已經漲價了不少(這是一個風向標)。
吳法新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復復影響,全球乃至我國的棉花消費是萎縮的,同時國內棉花產品的“內循環”市場啟動還需要一個過程,普通百姓收入的下降等讓消費一下子旺盛不起來,棉花價格談何長期“牛市”。此外,所謂的“海外訂單回流”并不是十分普遍的現象,海運費、集裝箱費用劇增,甚至運費高過貨值等已導致出口商貨物“裝船就是虧損”,還有誰會去接這樣的“回流訂單”?
“紡織服裝訂單回歸不具備現象級的條件,如佛山等地市場訂單并不多,部分市場還在有暗中降價的趨勢,大量的棉紗倉庫爆滿,而貿易商由于實力不同,其市場行為也不同,扛得住的就死扛,扛不住的就拋貨。如果到了年尾銀行結算時間,再遭遇銀行強行平倉,那么棉花和棉紗市場出現踩踏事件就是大概率的?!眳欠ㄐ抡f,從與部分紡織服裝出口商溝通的情況來看,訂單的確出現了增加,然而伴隨著貨運價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看似行情高漲的紡織服裝企業實則出口困難重重。據了解,海運費居高不下造成的成本壓力是限制出口的主要難題。而來自貨物運輸等機構的信息顯示,運費高企、運力短缺讓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無法進行棉花下游產品的順利出口。目前,由于集裝箱需求旺盛,很多貨運公司提高了運費及其附加費。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