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1年7月12-16日),國內外棉價快速上漲后轉向振蕩,均價明顯高于上周水平;國內外棉紗價格上漲;滌綸短纖價格由漲轉跌。
一、國內棉價大幅上漲后轉向振蕩
本周,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支撐國內棉價上漲,鄭棉接近152 0173 3840元/噸關口;隨著2季度經濟平穩增長數據公布,市場過度追漲情緒有所降溫,棉價轉向振蕩。2021年7月12-16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均價16674元/噸,較前周上漲283元/噸,漲幅1.7%;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6747元/噸,較前周上漲323元/噸,漲幅2.0%。
二、國際棉價先揚后抑,均價高于上周水平
本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通脹只是暫時現象,安撫市場情緒,推動國際棉價抬升,但市場對經濟復蘇可持續性和通脹的擔憂揮之不去,國際棉價周五漲勢趨緩。2021年7月12-16日,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ICE)主力合約結算均價88.87美分/磅,較前周上漲1.46美分/磅,漲幅1.7%;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99.03美分/磅,較前周上漲1.00美分/磅,漲幅1.0%,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5790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上漲157元/噸,漲幅1.0%,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低958元/噸,內外價差較上周擴大167元/噸。
三、儲備棉競拍持續活躍,成交價穩中有漲
本周,儲備棉競拍持續火熱,成交價小幅上漲。2021年7月12-16日儲備棉輪出成交均價16403元/噸,較上周上漲5元/噸,漲幅0.03%;其中新疆棉成交均價16467元/噸,較上周上漲7元/噸,漲幅0.05%;地產棉成交均價16260元/噸,較上周下跌15元/噸,跌幅0.09%。
四、國內外棉紗價格同步上漲
本周,隨著鄭棉上漲,國內紡織企業同步上調紗價,成交仍未放量;受國內外棉價上漲及港口擁堵、運價上漲持續影響,外紗報價調漲;目前常規外紗價格低于國產紗260元/噸,上游棉花、棉紗漲價后,下游坯布詢價確實有所增多,但價格尚未跟漲,面料接單和報價的利潤依然緊張,企業以銷定產為主。滌綸短纖價格隨原油走勢由漲轉跌。
五、后市展望
全球通脹持續飆升,ICE逼近90美分/磅阻力位。美國5月職位空缺數量創歷史新高,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創下2008年以來的*大漲幅,經濟恢復動能減弱及通脹擔憂交織,美聯儲陷入左右兩難境地。國際棉花市場方面,美國棉區普降暴雨對新棉生長不利,截至7月11日美國新棉現蕾進度為55%,比去年同期減少6個百分點;印度季風雨進展緩慢,古吉拉特邦和北部棉區依然干旱。據美國農業部7月產銷存預測,2021/2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較上月調增11.3萬噸至2599.4萬噸,同比下降6.07%,消費量較上月調增13.5萬噸至2681.4萬噸,同比增加3.84%;期末庫存消費比由上月的72.88%下調至71.24%;ICE主力合約上漲接近90美分/磅后,部分企業點價采購熱情持續下降。上周美棉出口、簽約量和裝運量減少。短期國際棉市情緒受外圍市場影響較大,棉價寬幅振蕩為主,ICE棉價90美分/磅是重要阻力價位。
經濟增速邊際放緩,央行降準呵護實體,國內棉價漲勢可控。國家統計局*新數據顯示,第2季度我國GDP增速為7.9%,(1季度為18.3%,2年均值為5.5%),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時指出,要統籌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經濟運行,著力保持在合理區間。近期實行的降準措施要注重支持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國內棉花市場方面,近期新疆棉花進入花鈴期,棉花長勢喜人。現貨市場多數棉企報價隨期價走高,紡織企業采購繼續以剛需為主,儲備棉成交依舊火熱,本周儲備棉掛牌量4.77萬噸,成交率持續高位。棉價、棉紗快速上漲后,下游面料內銷訂單放緩,外銷面料訂單較之前有起色。當前中美政策存在差異,金融市場趨于謹慎,鄭棉走勢于周五出現顛簸,需要提防外部市場不確定性影響。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