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再次站上80美分/磅、81美分/磅,盤中觸及近兩年高點,棉花企業、貿易商、投機機構的熱情持續高漲.幾家國際棉商判斷,ICE主力背靠80美分/磅,向85美分/磅揮師挺進的概率大幅上升,對于在75-80美分/磅沒有及時“上車”的買入做多的貿易商、棉紡織企業而言,“踏空”本輪反彈行情基本得到確認。
從青島、張家港等地的棉花貿易企業報價來看,包括美棉/巴西棉/澳棉/西非棉/印度棉等在內的船貨、保稅棉基差雖然并沒有隨ICE創近兩年新高而調整,但詢價、出貨呈現觸頂回落跡象,除了報價(含基差、一口價)高于紗廠、中間商的預期外,1%關稅配額短缺、人民幣升值階段性減緩、2019/20年度美棉、巴西棉、西非棉等品質指標、可紡性及一致性下滑等等,也是制約美金報價棉花成交的重要因素。
筆者認為,ICE再次進入上漲通道,突破前期高點的原因可歸納如下幾點:
一是美國政府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非常可期,不僅美國股市、債等迎來“狂歡”,大宗商品期貨補漲也疾風勁吹,全球通脹提速。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于本周四公布新刺激法案,雖然刺激計劃的實際預期遠低于拜登所希望的數萬億美元(摩根大通的預測值較高,為9000億美元,而高盛集團的預測是7500億美元),但“一石激起千層浪”,投資者、機構等對拜登執政初期推出天量刺激方案充滿期待;
二是USDA*新月報非常適時的下調了2020/21年度美棉產量、期末庫存的同時,上調了美棉出口量,對ICE反彈、創新高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是由于2020/21年度中國、越南、巴基斯坦、印尼、土耳其等各國疫情影響大幅減弱,棉花消費需求報復性增長,因此美棉簽約出口“快馬加鞭,一騎絕塵”,將競爭對手印度棉、澳棉、西非棉等甩在身后。據統計,截止12月底,2020/21年度美棉累計簽約量達到1241萬包,完成USDA出口目標的82.7%,而按中美**階段貿易協議,2021年中國將繼續大量采購美棉;
四是2021年全球棉花植棉面積下滑的預期增強,供需形勢或出現反轉。除了巴西棉花種植面積大幅減少已“板上釘釘”外,受2020年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價格暴漲的影響(CBOT統計,2020年玉米期貨上漲24.8%,這也是過去10年來的*大年度漲幅;大豆全年上漲37.2%,創下六年半來的*高水平),美國、印度、中國、中亞、非洲等幾大棉區植棉面積調查結果也很不理想,對ICE遠月合約走高形成較強支撐。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