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棉價大幅下跌,國際棉價沖高回落;國內外棉紗價格繼續回落;滌綸短纖價格盤整。
一、國內棉花價格大幅下跌
本周,國內新棉規模上市,供應壓力逐步顯現,國內棉價盤整下行。2020?年?11?月?2-6?日,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52 0173 3840?元/噸,較前周下跌?133?元/噸,跌幅?0.9%;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4525?元/噸,較前周下跌?43?元/噸,跌幅0.3%。代表全國主產棉省(區)白棉?3?級籽棉折皮棉均價的中國棉花收購價格?S?指數均價?13269?元/噸(不含加工費),較前周下跌?357?元/?噸,跌幅?2.6%。
二、國際棉花價格震蕩
本周,美國大選進入關鍵期,美股指數跳漲,美元指數回落,美棉收獲季節連遭惡劣天氣,國際棉價跟隨上漲。2020年11月2-6日,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69.82美分/磅,較前周下跌0.79美分/磅,跌幅1.1%;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76.28美分/磅,較前周下跌1.28美分/磅,跌幅1.7%,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2763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405元/噸,跌幅3.1%,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低1762元/噸,內外價差較上周擴?大362元/噸。
三、國內外棉紗價格繼續回落
本周,國內紡織市場繼續降溫,下游終端訂單銜接不暢,紡企紗?線庫存有所積累,棉紗價格繼續下跌;歐洲多國二次封鎖使經濟發展蒙陰,節日訂單面臨變數,外紗市場詢價成交降溫,價格相應回落;目前常規外紗均價低于國產紗?682?元/噸,內外紗價差較上周有所擴?大。坯布銷勢放緩,全棉坯布價格持穩;滌綸短纖價格受制于需求減弱及原料?PTA?行情下行影響承壓下跌。
四、后市展望
????美國大選懸而未決,歐洲多國采取封鎖措施,國際棉花市場風險放大。新冠疫情反復使歐美經濟復蘇蒙陰,但市場普遍期待出臺財政刺激方案,當前美國大選結果懸而未決,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美國新棉收獲季節持續遭到降雨、冰雪和熱帶風暴等不利天氣,苗情狀況下降支撐棉價;截至?11?月?2?日,印度累計上市量達到?47.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25%,CCI?因豐產已啟動?MSP?收購;澳大利亞產棉區中雨到來,收成前景有所改善。
???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發布的?11月份全球產需預測,2020/2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501?萬噸,較上月調增?40?萬噸,消費量?2435?萬噸,較上月調增?1?萬噸。近期國際棉紗成交轉淡,后續訂單能否如期執行增加不確定性,買家紛紛暫緩采購。美國大選選情加劇市場風險,短期內國際棉花市場將趨于謹慎,需密切留意大選后的疫情變化及美聯儲的*新動向。
???國內供需趨于寬松,棉價延續弱勢盤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4%,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其中,紡織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國內棉花市場方面,北疆籽棉收購工作基本結束,棉企重心轉向加工、銷售;南疆收購進度過半,棉企維持收購加工并行,喀什地區因疫情管控導致棉花運輸不便;籽棉價格持續回落,機采棉價格在?6.6?元/公斤(40%衣分,下同),手摘棉價格在?7.5?元/公斤左右,均較?10?月中旬下跌?0.8?元/公斤左右。
???截至?11?月?6?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91.9%,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交售率為?90.9%,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截至?11?月?5?日,全國新棉公檢?165?萬噸,新棉供應進一步增加,鄭棉倉單較上周增加?0.2?萬噸。下游紡織行業進入傳統淡季,隨著節日訂單陸續完成交付,國內棉紗市場行情相繼轉淡,棉紗價格延續下跌態勢,紡企去庫存力度減弱。預計在供應增加、需求不振的格局下,短期國內棉價延續弱勢盤整。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