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市場的關注焦點又被一大波有關中國開始大面積詢價美國農產品的報道所吸引。
據央視、新華社等國家權威媒體消息,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后,已有數百萬噸美國大豆裝船運往中國,同時美方宣布對110項中國輸美工業品豁免加征關稅,并表示愿意推動美國企業為相關中國企業繼續供貨,這顯示了雙方落實大阪會晤共識的意愿。
7月19日以來,一些中國企業就采購新的大豆、棉花、豬肉、高粱等農產品向美國供應商進行了詢價。根據市場條件,目前已有一批農產品采購成交。有關企業已申請排除對這部分自美進口農產品加征的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將按程序辦理。下一步,中國有關企業還將根據國內市場需要,遵循市場化原則,繼續就采購美國大豆、棉花、豬肉、高粱、小麥、玉米、乳制品等農產品展開詢價。只要美國農產品價格合理、品質優良,預計還會有新的農產品采購成交。中國有關部門表示,美方應該采取具體措施落實美方有關承諾,為雙方經貿合作營造有利條件。
有關中國開始詢價和采購美棉一事也引起國外市場的關注。據外電消息,*近一周中國已簽約5萬噸美棉,且免除加征的關稅,如果消息屬實,這筆采購有望體現在本周的美棉出口周報里。*近一周國際棉價還是出現了小幅反彈。有消息稱,前周棉價跌至61-62美分時市場出現了一些成交,價格有可能在短期內延續小幅反彈之勢。
不過,與以往不同,外界對本周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二輪中美經貿磋商并不抱太高的期望。國外評論家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大量采購美棉的行為恐怕不會持續,原因是不加征關稅的美棉采購數量有限,而且猜測這可能是中方在本周談判前的一種積*的姿態,目的是希望美方在談判的關鍵問題上做出退讓,中國繼續大量采購的前提是談判繼續取得重大進展。除非雙方在談判上更進一步,否則中美達成一致仍非常非常困難,后期繼續加大美棉進口也就是一場空想。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