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結是衡量精梳棉條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影響成紗質量。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搞好設備管理,改進工藝配置,加強精梳機錫林與頂梳的分梳效能,合理安排落棉,對降低精梳條棉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精梳準備工序對棉結的影響與控制
我公司采用條卷→并卷精梳準備工藝。通過大量實驗證明,生條經過條卷和并卷機加工后,棉結可增加10%~20%,雜質可降低6%~10%。這是因為生條經過牽伸后,棉結由大變小,是棉結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這些細小棉結,因受錫林頂梳型號所限,難以得到徹底的清除,但可以通過工藝與設備調整盡量減少棉結的產生。
(1)減少準備工序棉結的增加,需要一個合理的牽伸倍數,一般掌握在8倍左右。同時隨著原棉長度的變化,羅拉隔距也應隨之變化。
(2)加強設備管理,保證牽伸區上下絨布運轉靈活,梳刀作用良好。同時加強對操作工的管理工作,及時清除梳刀上的結雜和短絨等雜物,防止落入棉網中。
(3)膠輥表面要光潔無凹芯,無彎曲,并且轉動要靈活,加壓著實。防止擁搓現象發生,減少棉結的增加。
2、小卷定量對精梳棉結的影響與控制
(1)根據立達公司有關資料,小卷定量*大可設定至70 g/m。但在實際生產中,小卷定量設計不宜過大,一般在60 g/m~65 g/m,主要是考慮到錫林針齒所承受的負荷以及頂梳齒高與棉層厚度的關系。若小卷定量大,棉層厚,在遇到相對濕度過小時,棉層蓬松,由于受頂梳齒高度所限,底部纖維得不到有效梳理。
(2)小卷定量與棉卷斷面纖維根數及棉纖維線密度有關。一般斷面根數在3.8萬根~4萬根時,小卷定量可設定在60 g/m~65 g/m。
3、精梳錫林對棉結的影響與控制
錫林是精梳機的主要梳理元件,它擔負著梳理纖維叢前端的任務,使纖維伸直平行,并除去其中的短纖維和棉結雜質。因此,棉結的降低與錫林有著直接關系。
(1)FA261A型精梳機上使用鋸齒錫林,采用日本中川152 0173 3840型錫林,由四塊針板排列組合而成,按照齒高由深到淺,齒密由稀到密,齒板由厚到薄的排列原則。鉗板握持棉層從前到后被錫林梳理,逐步排除短絨、棉結和雜質等雜物。若錫林出現斷齒或歪齒,就會影響梳理效果,棉結就不易排除。一般定為錫林縱橫向壞齒不得超過2片,超出者應及時更換。若發現錫林有嵌花現象,應查明原因,徹底排除。
(2)有的企業為了追求產量,提高錫林轉速,隨之帶來的是棉結增加。這時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改變工藝參數,調整分離接合時間,合理選擇落棉率,控制棉結的增加。
4、頂梳對棉結的影響與控制
頂梳對精梳棉結的影響與控制頂梳固裝在鉗板支架上,作用是梳理分離纖維須叢的后端,頂梳雖然只有一排梳針,但其作用非常大。
(1)頂梳密度應根據纖維線密度,所紡制的品種及落棉率而定。一般14.5 tex紗,落棉率在14%~18%之間,可選用26齒/10 mm;紡10 tex紗以下,落棉率在10%~25%之間,可選用28齒/10 mm~30齒/10 mm頂梳。通過試驗得知,在頂梳插入深度相同,落棉率相等時,頂梳規格與棉結有著一定的聯系。
(2)頂梳高低位置既影響著落棉率,又影響著棉結的清除,一般控制在-0.5~+0.5刻度之間。若插入過深,頂梳根部嵌花嚴重,影響下一次的梳理,清除棉結效果差,嚴重造成棉網破洞;若插入過淺,須叢底部未被頂梳梳理,部分棉結遺留在棉網中,造成棉結增多。在生產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鉗板轉到*前位置,打開相鄰的分離膠輥加壓件,觀察頂梳插入須叢的深度是否適中,否則要進行調整。
(3)頂梳針齒要保持完整,不允許有斷針、并針現象發生,若有應及時更換。同時操作工應嚴格按照要求對頂梳進行全面細致地清潔,減少針齒掛花現象。
(4)調整落棉隔距時,無論增大或減少,都要對頂梳前后位置進行反復細致的校正,否則頂梳插入須條的深度就會發生變化。實踐中我們發現頂梳與定規有1 mm的間隙,頂梳高度相應的抬高約0.1 mm,即頂梳插入須叢的深度減少約0.1 mm,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保全工在操作時應該重視,否則頂梳插入須叢的深度與實際不符。
5、毛刷對精梳棉結的影響與控制
毛刷的作用是清除錫林針齒上的結雜、短絨,保持下次梳理正常,應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
(1)毛刷直徑必須保持同臺一致。若整臺錫林清潔不良,其一是毛刷速度變慢,產生原因是毛刷三角膠帶松馳;其二是毛刷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毛刷直徑變小,毛刷插入錫林的深度減小,對錫林的清潔效果降低。如果是某一個眼出現錫林清潔不良,造成棉網中棉結劇增,應及時檢查毛刷松動情況,清除吸風斗內的飛花。
(2)毛刷內嵌花,不利于錫林清潔,還會把毛刷上的結雜拋人棉網中,應立即更換毛刷,同時調整毛刷與三角氣流板隔距。
(3)毛刷與錫林線速度的比值是一個關鍵的工藝參數值,選擇得當,可以減少棉結。
錫林速度加快,其線速度也相應增加;另外,當毛刷轉速不變時,毛刷直徑減少,其線速度也相應減少。在提高車速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毛刷速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清潔錫林,降低棉結。
(4)為了提高梳理效果,合理使用精梳機自動減速裝置,清潔間隔時間一般設定為30 min,每次清潔時間設定為10 s~20 s,始終保持錫林處于良好的清潔狀態。這樣不但穩定了落棉率,而且大大減少了棉結和雜質的產生。
6、精梳機分離接合對棉結的影響與控制
當分離接合結束后,我們發現被頂梳梳理的須叢尾部棉結多,而且棉結顆粒大。其原因是分離羅拉順轉時間與鉗板擺動時間配合不當所致。從有關資料得知,擺軸向后擺動,鉗板后退占136°,擺軸向前擺動,鉗板前進占224°,行程速比系數為1.647,這說明鉗板后退快。所以頂梳從棉層中抽出速度也快,此時分離羅拉順轉還未結束,部分須叢尾端未能得到頂梳的梳理,故須叢尾端產生棉結較多。因此,要根據不同纖維長度,合理調整分離接合時間,減少須叢尾部棉結的產生。
7、落棉率和給棉長度對精梳棉結的影響與控制
落棉率的大小及給棉長度的選配,直接影響精梳條的棉結,因此,在精梳紗的生產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落棉率和給棉長度,注意以下兩點。
(1)落棉率應根據產品質量的需要,結合棉卷含短絨、棉結及精梳條質量而定。相同的棉卷落棉率越大,精梳條含棉結越少,但應考慮落棉率中含有效纖維的根數。
(2)給棉長度應根據纖維長度、落棉率大小以及產量供需關系而定,相同的棉卷給棉長度越短,梳理效果越好,精梳條含棉結越少,但要考慮產量需求。
8、結語
精梳條棉結的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影響因素比較多。在日常生產中,棉結的產生往往是幾種缺陷組合而造成的。因此,要根據不同原棉、工藝、設備、溫濕度等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出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使精梳棉結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達到穩定產品質量的目的。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