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2019年1月28日,棉花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首日掛牌的棉花期權合約標的期貨合約為CF152 0173 3840、CF1907、CF1909和CF2001。
棉花期權的上市,有助于完善價格發現機制,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也有助于豐富涉棉企業的風險管理手段,穩定棉紡織企業生產經營,促進棉農穩收增收。棉花期權上市后,棉花期貨、期權、保險等金融工具相互配合,對深化目標價格改革、探索新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等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落實“一號文件”中完善農業支持保護的制度。
近幾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提到有關農產品期權等制度。回顧來看,在2016-2018年期間,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創設農產品期貨品種,開展農產品期權試點。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探索建立農業補貼、涉農信貸、農產品期貨和農業保險聯動機制。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逐漸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2019年,文件中再次提出要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支持重點領域特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據了解,2018年棉花“價格保險+期貨” 試點在新疆的博州博樂市、喀什地區葉城縣、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等地進行。棉農或合作社向保險公司購買棉花價格保險,鎖定棉花價格下跌風險。保險公司利用保費收入向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簡稱“子公司”)購買棉花期權進行“再保險”,轉移棉花價格保險合同的風險。子公司利用棉花期貨復制期權,以期權方式進行風險對沖。棉花“保險+期貨”試點在市場化管理棉花價格風險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有利于保護棉農種植收益,穩定棉農種植積*性。
初步來看“保險+期貨”模式在目標價格的基礎上為棉農收入再上一個保險,有效地保障了棉農免受因棉花價格下跌而遭受的損失。開展棉花期權交易,能夠為棉花產業提供多樣化的風險管理途徑,為完善現行補貼政策提供有益參考和有效補充。一是引導棉農參與棉花期權套期保值,基于棉花期權開展價格或收入保險試點,可以在政策保障之外,進一步提供市場化保障。有利于增強棉農市場風險意識,提高棉農市場化管理價格風險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二是有利于探索新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如利用期權對棉農進行補貼,屬于具有*小貿易扭曲效果的“綠箱”政策。在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能夠有效減少國際貿易摩擦,為我國開展對外貿易營造良好環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