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采訪問題如下:
1:您認為造成今年下半年棉花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下游紡織業資產負債表如何?
3:明年內外棉花供需情況怎么樣?
4:您對明年棉花的策略是什么?
回答一:造成今年棉花下半年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國內政策頻出。在5月份上漲瘋狂時期,國家增發了80萬噸棉花滑準稅配額,在上周末又下調了滑準稅率。
2、 貿易戰越演越烈。中美貿易戰初期,初始的600億美元商品名單中并沒有涉及棉花類,但在后來的2000億美元商品中,部分棉花產品被征收10%關稅,而且現在貿易戰還沒有徹底達成協議
3、 季節性收獲壓力,讓內外棉價格下跌。國內今年棉花產量只減少了2%,下降幅度非常有限,國儲棉拍賣、進口配額的有效補充,讓國內棉花供給非常充足。美國因對中國棉花出口減少,需求疲軟讓ICE棉花價格下跌。
雖然紡織業在負債同比增速和去年類似,但紡織業總體負債比去年減少,反映紡織業在產能擴張和應收賬款方面開始收縮,。目前來看,截止10月份的數據還并沒有體現出貿易戰所帶來的影響。
本年度全球棉花供給略有15萬噸缺口,但庫存消費比仍高達58.2%,即時明年中國國儲棉庫存出清,我們預測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仍在50%以上,仍處于高位,所以明年的棉花供需緊平衡,屬于正常年份。
原油價格的下跌、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中美貿易戰等因素還將對棉花形成負面影響,抵消棉花供給缺口預期。國內棉花在配額與國儲棉互補下供給仍充足,除非新疆棉大減產(這種可能性非常小),否則棉花難以有類似5月份大漲行情。交易策略方面,以拋空為主,理想價格17500-17000元/附近,其次拋空價格在16500元/噸。如果現在下跌行情延續,那么可以在14000元/噸以下,尋找做多機會,預計國內棉花價格難以跌至13500元/噸。
回答二:今年下半年棉花下跌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一是貿易戰后,雙方加征關稅的產品涉及到棉花和部分紡織品,導致下游出口訂單差,從紡織品出口上就可以明顯看出,十月份紡織品出口還是增加的,但到十一月份紡織品出口出現下滑,這主要是十月份的圣誕訂單完成后,企業接到的單子都比較少,另外是貿易戰引發的對全球單邊主義的抬頭后全球經濟下滑的擔憂;二是今年的倉單壓力,2018年是棉花上市后倉單壓力*大的一年,尤其是10月份新棉上市后,老倉單流出速度慢,新倉單生成速度快,倉單總量不斷創新高,而企業采購意愿在訂單下滑的情況下減弱。
從了解的情況看,由于預期的不確定性,部分紡織企業今年四季度開始逐漸收縮資產負債表。
從國內及相關機構公布的明年產銷情況看,全球期末庫存消費幣仍處于下降通道,但由于干擾因素較多,后期存在調低消費,調高期末庫存的可能。
我認為2019年一季度棉花還是處于消化庫存和市場利空因素階段,價格整體偏弱,二季度之后隨著庫存消耗和北半球進入種植期,價格可能存在轉機。
回答三:主要的原因還是棉花需求的下降。這樣導致的一個結果是,本年度的棉花供應無法順暢銷售,工商業庫存高企,產業的壓力巨大。現貨銷售不暢,期貨市場成為一個重要的銷售市場,倉單數量節節攀高。
棉紡產業高庫存和需求下降,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宏觀層面,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紡織服裝產業也未能幸免。紗布環節旺季不旺已經在驗證,紡服出口目前還未見走壞,目前并不能排除“搶出口”的嫌疑。如果紡服出口的數據后市走差,目前棉價尚難言底。
全球棉花產量在2017/18年度出現一個高點2700萬噸左右,這個產量屬于近六七年的一個高位,當年單產也在高位。本年度產量有所減少,所以,明年全球棉花大概率還會從高位往下調整,幅度的度取決于天氣。棉花的消費一般相對變化不大,但是中美貿易戰后,消費預期無疑會下調,但總體全球棉花去庫存的節奏不會變,庫消比還是會緩慢往下走。國內棉花缺口長期存在,國儲庫存大降,輪入的概率增加。
目前棉價是低估值面臨偏空的基本面;短期壓力大,但長期有缺口;長周期庫消比下降,基本面改善,但宏觀預期在變差。產業建議輕庫存的策略,不建議追高行為。15000元/噸處于偏低價格,繼續下行將打破本年度軋花廠成本,但宏觀預期較差的背景下,期價運行在行業成本之下也正常。可以考慮在此一線布局多單,但需警惕宏觀風險。
回答四:產銷缺口的弱化導致棉花下跌。需求方面,今年紡織品產量遠不及過去幾年,同時,在中美貿易沖突以及宏觀形勢偏空運行的背景下,紡織服裝銷量也并不樂觀,需求預期非常差。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疆棉種植意愿不減,社會棉花庫存同比偏高,進口棉花滑準稅的降低,這些都將進一步弱化產銷缺口。
盡管三年國儲棉輪出保障了紡企棉花供應,穩定了原料成本,但隨著用工成本不斷提高,環保政策趨嚴,紡織業對外向越南,對內向新疆轉移的現象也不斷發生,可見紡織業壓力本身也非常大,經營壓力也反映在了資產負債表上。
明年內外棉花供應均整體充裕。國際市場需求變化不會很大,產銷缺口仍然存在,去庫存為主。但國內市場因宏觀形勢偏空,下游成品庫存偏高,未來對棉花需求可能難有起色,而疆棉種植意愿不減,社會棉花庫存偏高,滑準稅的降低也將緩和供需矛盾。
就當前形勢來看,未來的供需矛盾難以在中短期內惡化,不過,如果中美貿易摩擦緩和,仍看好未來棉花需求,所以不妨考慮月間價差反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