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治區不斷完善農業保險政策體系,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加快發展林果業、畜牧業、設施農業等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為農民撐起“保護傘”。 這兩天,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小西溝村村民蘇存明正在聯系保險公司農業專管員,準備給自家的冬小麥購買明年的農業保險。今年,蘇存明家種植的20畝地小麥遭受了洪水和大風,損失嚴重,幸虧提前按照一畝地6元的標準給家里的麥子全部買上了農業保險,*終保險公司賠付4000多元。蘇存明:“二十畝地的麥子全部保保險了,**時間保險公司就來了,再往后所有的東西能保險的都保險上。”
蘇存明的經歷是新疆自治區實施農業保險為農戶“撐腰減負”的一個縮影。自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疆自治區農業保險業務穩步增長,截至目前,全疆農業保險累計賠款金額35.8億元,受益農戶達84.23萬戶次。
在政策性保險穩步推進的基礎上,新疆自治區不斷增加保障品種和保險方式,農業保險保障品種已由中央財政給予補貼的糧、棉、油等農作物及能繁奶牛等品種,逐漸擴大到設施農業、特色林果業、區域特色農業等保險業務。
今年10月,新疆自治區在博樂、柯坪和葉城三個市縣啟動了財政給予保費的棉花“價格保險+期貨”試點工作,覆蓋棉花種植面積預計將達70萬畝以上。當棉花市場平均價格低于保險目標價格時,保險公司將啟動保險理賠,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履行價格保險賠付義務。柯坪縣阿恰勒鎮棉農舒可江:“對我們棉農應該有好處,保險公司給我們承包了保護價,那我們種棉花只管把產量提高,品質提高,至于價格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農業保險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也有力促進了新疆自治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健康發展。額敏縣和盛農業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730戶,合作社董事長文巖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作擔保為社員提供的農業貸款金額達到了2億8千萬元。為了降低風險,合作社為全體社員購買了農業保險:“以前我們合作社也出現過因為災害造成農戶把貸款全額還不上的,2億8千萬,如果是沒有保險的話,我們有10%的風險就2、3千萬。有這個保險以后,如果有自然災害,保險公司給全額賠付,基本上規避了風險。”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疆(含兵團)種植業保險承保各類作物面積合計5458.15萬畝,養殖業保險承保各類牲畜合計421.67萬頭(只)。新疆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周凌:“加大產品創新,以棉花、三大糧食作物和地方特色農產品等為重點,積*開展完全成本、價格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不斷拓展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領域,進一步發揮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