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一、行業運行及發展規劃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涉及到棉紡企業240家,截止2018年3月,已建成產能的152 0173 3840家企業,共計大約1446萬錠(折算)。
原料大部分為新疆棉、小部分為粘膠。產品以環錠紡、轉杯紡為主,僅有5家企業有渦流紡,多為訂單化生產,主要為中低支紗。石河子等棉紡織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產品檔次相對較高,正逐步向精梳、緊密紡、緊密賽絡紡等方向良性成長。部分建廠時間較長的企業正通過技術改造等方式,提高產品水平、減輕對操作技術水平的依賴,發展的意識良好。用工方面,大部分企業反映維吾爾族工人工作效率較低、新員工培訓成本高、熟練工流失率高的情況。
二、棉紡投資對新疆的發展貢獻
近三年棉紡織行業大步進疆以來,對維護新疆的穩定、促進就業、經濟發展、推動產業鏈投資、拉動基礎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有效拉動了當地就業,為新疆維護穩定做出貢獻
除棉紡企業解決就業外,棉紡投資建設對促進間接就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可忽視。據介紹建設一個30萬錠的先進棉紡廠,先后涉及建筑工人約3000人,投產前后也將對地方物流、餐飲、貿易,尤其是產業鏈的拉動有較大促進。
棉紡產業建設為很多當地人提供勞動崗位,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時部分地區(如阿拉爾)還吸引了大量內地勞動力進疆務工,利于各民族間相互交流,為新疆維護穩定做出貢獻。
2、多方面拉動大量投資
自新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業以來,內地棉紡龍頭企業幾乎都在新疆有投資,吸引了大量資金。以巴州為例,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7年底,巴州各類紡織服裝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4.09億元,其中,化纖類10.96億元,紡織類193.56億元,印染類0.9億元,織造類6.12億元,服裝類9.93億元,產業用及其他10.03億元,基礎建設投資近60億元,2014至2017年期間全州累計從業人員28906名。
很多園區周邊還建設了保障性住房、學校、幼兒園、綜合市場、醫療服務站、診所、商業街等,改善紡織服裝產業園區的居住環境,同時也拉動了交通、建筑、物流、服務等行業的就業。
3、增加原料就地轉化率,有效促進產業鏈的延伸
據走訪企業了解,棉紡企業生產加工中,新疆
4、增加當地稅收
所調研地區招商引進了部分內地大中型棉紡企業,作為重要生產基地為內地企業提供紗線,成為當地納稅大戶,比如某企業2017年納稅1688萬元,增加了石河子地區稅收收入。
三、存在的問題
1、員工流動性大、培訓壓力大
調研中,企業普遍反映員工流動性大,給企業培訓帶來很大壓力。當地少數民族員工由于生活習慣、觀念不同于內地員工,短期時間對紡紗織造倒班制生產較難適應。部分人員就業觀念和就業技能有待增強,且季節性流失明顯。從南疆轉移至北疆就業的工人還存在語言障礙、技術基礎差等問題,能順利穩定就業的人數占少數,但正式入職后穩定性好。
2、缺乏流動資金,融資難
信貸機構對紡織企業發展缺乏信心,企業貸款難、融資成本高、貸款期限短的現象普遍存在,且融資方式單一。流動資金不足正成為決定中小型企業能否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部分企業正通過尋求合作伙伴的方式增添新動力。規模以上企業,流動資金需求量大,融資問題關系到企業能否穩步良性發展。期待拓寬紡織企業融資渠道。
3、各項補貼落實進度緩慢
政策補貼作為吸引企業進疆的重要因素之一,時刻受到各方關注。初期落實到位,為企業發展帶來很大信心,但近一年來,部分地區陸續出現延遲發放的現象,在企業本就流動資金不充足的情況下,又增加了一部分不可預見的“凍結資金”,影響了企業競爭力,其中,中小型企業更加依賴國家政策支持,受影響相對嚴重。
4、產品種類單一,存在同質化競爭隱患
在疆投資企業產品多以中低支紗為主,產品種類較為單一,受配套、運距、環保、勞動力等因素影響,新疆紡紗企業有同質化競爭的現象,將會拉低行業整體利潤。
5、空檔期買不到合適的新疆棉
依托于新疆豐富的棉花資源,企業產品基本以純棉紗為主。但因運費較高,性價比低,新疆企業一般很少競買國儲棉,在6至7月新舊棉花空檔期,尤為突出。
6、產業鏈配套不完善,產業結構單一。
新疆紡織服裝產業鏈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紡紗環節,下游織布、針織、印染、服裝、家紡等產業承接較少,尚未形成規模。后道產業基礎薄弱,使得紡紗產業距市場位置較遠,貨運距離長、運費高,產業鏈配套、產品結構有待完善。
四、發展建議
1、新疆棉紡產業政策支持延續性
新疆將會減少政策對棉紡產業傾斜力度的消息愈演愈烈,企業對此深表擔憂。大多數小型企業生產一些低支常規產品,依靠新疆的補貼政策維持運營,如果相關運費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一旦失效,該類企業很難繼續維持。有企業代表表示,如果棉紡產業政策調整過于頻繁,不僅會動搖現有企業堅持下來的信心也會對將進入的后道產業有不良的影響。希望政府能夠保證相關政策的延續性,充分發揮新疆區位、資源,盤活棉紡存量,實現棉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呼吁“高征低扣”盡快落戶新疆
“高征低扣”問題已在全國9個省市得以解決,幾乎涵蓋了棉紡主要地區,新疆作為近年來紡織發展的熱門省份,卻遲遲未加入稅改大軍。棉紡行業作為薄利行業,“高征低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政策如若實施,利于進疆投資企業更好的落地生根。還有企業代表認為盡快在新疆落實才能讓進疆企業公平的與內地企業競爭。
3、加大對企業培養員工的支持力度
由于新疆人口結構的特殊性,紡織企業為了留住工人,正積*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包括提供單身宿舍、夫妻房,開設清真餐廳等;為了鼓勵工人積*性,增設全勤獎、張榜工人工作績效等;對待少數民族員工,企業不僅指導操作技能,還承擔起教學漢語和生活技能的責任。企業對員工的投入成本遠超過政府補貼的數額,希望未來對員工培訓提供更多支持;
企業同時希望政府能在工人安置方面,如住房、幼兒園、醫院等園區公共配套設施給予企業更多的支持,共同為員工提供更踏實的生活環境,利于員工就業穩定。
4、明確補貼的落實渠道和期限
調研中企業反映對引進人才、語言培訓補貼等政策的申領渠道不太了解,有些手續過于繁瑣,補貼兌現困難,希望政府各部門之間能加強溝通并宣傳到位;明確補貼落實期限,方便企業合理安排資金,增加在疆企業安全感。
5、紗線運輸補貼與品質掛鉤
目前出疆紗線核定補貼,以支數劃分,有企業反映,希望對于補貼政策能夠進一步的細化,產品檔次為標準(比如增加強力、條干等指標),扶持政策差別化,按“高品質、高補貼”核定,鼓勵向高品質紗線的生產傾斜,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更好的發揮原料產地優勢,也利于吸引高端紡織服裝產品、品牌進入。
6、設立棉花國儲庫
每年6-7月新疆棉花出現青黃不接現象,導致棉紡企業需要到內地購買棉花來維持正常生產,增加了物流運輸成本。針對該現象,希望當地能建立棉花儲備庫。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