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一方面2017/18年度美棉簽約出口“勢如破竹”(截止10月26日,美棉的出口量已占USDA預測全年出口量的62%)、美棉產量預期偏高或面臨下調以及印度政府大幅上調MSP、美元指數低位盤整等等利好,對ICE期貨盤面形成支撐;另一方面2017/18北半球棉花產量的大幅增長如“泰山壓頂”(印度、巴基斯坦預計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9%、35%;而中國2017/18年度產量增幅或超過8%,全球市場供大于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國及東南亞各國棉花消費增長“一波三折”(訂單和下游產銷形勢低于預期)、2018年全球主產區棉花種植面積繼續較大幅度擴種的預期對ICE形成打壓?!吧嫌许?,下見底”是9月份以來國際棉市的基本特征。
近日,一些國際棉商反映, 12/1/2月船期的美棉、澳棉、西非棉、印度棉等詢價和成交較9/10月份冷清很多,“買漲不買落”的心態濃重。原因簡單歸納如下:
一、中國政策逐漸明朗,利空來襲。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的公告(2017年第18號),今年新棉上市期間(目前至明年2月底)原則上不安排輪入,2018年儲備棉輪出銷售將從3月12日開始,截止時間暫定為8月底,每日掛牌銷售數量暫按3萬噸安排。一些外商、棉花企業期盼的臨儲政策基本破滅,外棉、新疆棉的炒作也該歇一歇,因此鄭期很可能拖動ICE下行。
二、印度MSP“兜底”能否成功面臨很大考驗。據外商、印度棉花企業反映,古吉拉特邦大幅上調MSP導致10月下旬以來沒有新增一單棉花出口貿易合同;而馬哈拉特別馬哈拉特邦、旁遮普、中央邦等地棉價經過短暫的企穩、反彈后再次跌入下行通道。
三、2018年全球棉花種植面積增長或再提速。從USDA公布的數據來看,2017/18年度美棉簽約出口再次獨領風騷,棉農、農場主、棉花加工企業、出口商的收益明顯高于玉米、小麥、大豆等作物;加上全球買家都在積*訂購美棉,因此2018年美棉種植增長不可避免,而這種情況同樣在印度、澳大利亞、巴西及非洲各國上演;今年中國政府下調三大主糧的*低收購價,新疆等棉花目標價補貼保持不變,使糧棉比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棄糧種棉或是三大棉區農民的重要選擇。
四、外圍大宗商品上漲臨近尾聲,2018年上半年形勢將出現分化甚至拐點。特朗普對朝鮮的措辭意外溫和,市場避險情緒降溫以及美債收益率的回升,因此美元指數止落回升,不利于大宗商品繼續攀高;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的*高預期及縮表如期到來,也不支持商品牛市;另外受制于資金來源,基建投資增速有進一步放緩的壓力。預計后期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將轉向供需雙降,庫存壓力或將繼續加大,價格上漲動力明顯不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