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
采訪人:中國氣象報社記者劉佳 新華網記者郝多
新華網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10/c_1121295013.htm
孫軍(右)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7月7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目前高溫天氣的情況是怎樣的?未來高溫的范圍、強度、持續時間如何?
孫軍:高溫天氣從7日開始發展,截至9日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河北、山西、陜西等9個省(市、區),從11日起,南方也將迎來高溫天氣。此次高溫天氣也是今年以來范圍*大的高溫。
過去三天,我國華北中南部、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以及江南東部都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監測數據顯示,9日,新疆、甘肅等地有11個縣市日*高氣溫突破歷史*值,其中新疆吐魯番*高氣溫達47.8℃,與2011年7月14日出現的歷史*端*高氣溫持平。河北中南部、陜西關中地區也出現了40℃以上的高溫天氣。
預計未來十天,北方高溫范圍將繼續擴大。新疆、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北部等地將出現35℃-38℃的高溫天氣,局地可達40℃左右。其中,15日至16日華北、黃淮的高溫強度有所減弱,17日將再度加強;上述地區高溫持續日數一般有5-8天。就北京地區而言,10日至14日北京*高溫度在35℃-37℃。
南方地區,預計未來十天,江淮、江南大部、華南東部也將出現4-6天的持續性高溫天氣,其中江南東部,如浙江可持續7-9天。
未來72小時高溫預報圖。
記者:此次南北方出現的高溫分別有何特點?高溫出現的成因是什么?
孫軍:此次高溫天氣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局部強度大,北方的高溫以晴熱為主,而南方的高溫以悶熱為主,因此南北方地區的公眾在體感上也有所不同。
南方的高溫天氣是由于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以晴熱少雨天氣為主,白天受太陽短波輻射影響,地面溫度會逐步上升。同時,在高壓控制區也盛行下沉氣流,形成一定的下沉增溫效應。在輻射增溫和下沉增溫的綜合作用下就會導致高溫天氣的出現。目前副熱帶高壓位于江南東部,強度較強,未來副熱帶高壓還會再度西伸北抬,因此高溫的范圍將繼續擴大。
北方出現高溫天氣是由于目前受到大陸西風帶的偏西北氣流控制,未來會轉為受大陸暖高壓控制,天氣晴朗,太陽輻射強,高空也盛行下沉氣流,白天地表升溫快。
7月9日20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吐魯番站*高溫度達47.8℃,與2008年8月4日和2011年7月14日共同位列建站以來*高氣溫排名并列**。9日16時,“火洲”吐魯番火焰山景區“定海神針”氣溫表顯示地溫88℃。楊揚 攝影
記者:此次高溫天氣是否較歷史同期偏強?
孫軍:南北方在7月出現高溫天氣屬于比較正常的現象。尤其南方地區的高溫容易出現在“梅雨”結束后,副熱帶高壓逐漸增強北上,使主要降雨帶隨之向北移動,副高控制南方地區因此出現晴熱少雨天氣。
而本次高溫與歷史同期相比,并沒有偏強。歷史數據顯示,2013年7月23日至8月14日,南方出現了連續23天的高溫天氣;同年7月25日至8月9日,北方也出現了連續16日的高溫天氣,其中河北中南部、陜西關中地區的高溫日數達10天以上。
記者:高溫天氣對生產生活有哪些影響?如何做好防御措施?
孫軍:高溫容易使人感到疲勞、煩躁,會使人出現中暑的情況,對工作和生活會產成不利影響;同時,高溫時期也是心腦血管病、心臟病、呼吸道及腸胃等疾病的多發期,尤其老年人的發病率更為明顯。其次,隨著高溫天氣防暑降溫的水電需求量猛增,會造成水電供應緊張,故障頻發。
值得注意的是,按農歷計算,每年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當年的入伏日。今年6月21日為夏至,7月12日是其后第三個“庚日”,即本周三(7月12日)將要入伏,迎來一年中*熱的“三伏天”,因此更要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公眾盡量避免在午后高溫時段戶外活動,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如需出門需隨身帶好遮陽傘、帽,多喝水,以防中暑;注意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農業方面,持續高溫將對黃淮地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