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一方面3月31日美國農業部將發布2017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從各調查機構和農業部門反反饋來看,由于2016/17年度棉花和大豆/小麥/玉米的比價效應顯現及棉花出口供不應求導致2017年植棉面積繼續增長毫無懸念,但考慮到美國西南棉區的棄耕率經常在6-20%之間大幅波動,因此增種并不一定意味著增收,雖然整體思路偏空,但是多頭依然在月底前調整倉位;另一方面美元下跌仍未能扭轉大宗商品下行走勢,這表明全球、美國經濟復蘇再蒙塵埃,ICE期貨交易商很迷茫。美聯儲加息進一步確認了全球貨幣市場收緊信號,對國內市場利率上升起到促進作用;消費環節增長不及預期,商品庫存居高不下及2月中國、美國等經濟數據發布給火熱的大宗商品市場降溫導致基金做多拉漲相對謹慎。
從調查來看,進入3月份以來2016/17年度全球棉花供給紛紛告急。**,截止3月16日,美國2016/17年度棉花凈出口銷售量累計達到282.4萬噸,同比增長66%,占USDA預測本年度出口量的97%,一些出口商、國際棉商表示已經開始超賣;其次,目前中亞棉(主要是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即將售罄,其中部分國家棉花可供出口數量已不足1萬噸;再次,西非棉的簽約、裝船也接近尾聲,除了中國采購商,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國紗廠簽約也非常迅猛,幾家大型國際棉商布基納法索、馬里、乍得、蘇丹棉的報價和船期不斷減少;*后,印度棉逆襲成功的概率越來越大。據印度棉花協會測算,2016/17年度印度棉花產量為579.7萬噸,截至3月16日印度新棉上市量累計達到404.6萬噸,占產量的69.8%,但印度國內棉價因盧比對美元走強、棉紗出口價格堅挺而又創下本年度新高,巴基斯坦新棉上市已經結束,國內棉價和市場需求缺口似乎仍居高不下。一些棉商表示,除了中國(年度初期有800多萬噸儲備)全球其它國家2016/17年度棉花供應基本偏緊,因此ICE、棉花現貨行情只是短暫遇到“麻煩”,壓力更多的來自外圍、經濟層面而非供需本身。
近日一些外商、進口企業反映2016/17年度澳棉的上市、裝船及合同履行或遇到一些問題,貿易商5月船期報價已全部“下架”,有的棉商對6月船期合同簽約也很謹慎。主要由于,近日澳大利亞部分主產棉區遭遇持續降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