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yè)技術體系項目組于2016年12月調查了川、湘、鄂、贛、皖、蘇、冀、魯、豫、津、秦、晉、甘和新(地、兵)15個產棉省市區(qū)152 0173 3840個固定樣本縣中的90個,5000戶固定樣本農戶中的1200戶,得到12月至今年1月的數據,因內地交售進度*慢,加上目標價格和補貼的到戶,故直到2016年3月才形成棉花生產成本、產值和收益監(jiān)測結果。
????一、2016年全國棉花主產品產值增,純收益由負轉正,增幅大
????全國樣本籽棉產量293.0千克/畝,比2015年(同比)增12.1%。三大流域,長江217.5千克/畝,減1.3%;黃河249.7千克/畝,減3.9%;西北335.5千克/畝,增18.5%(表1)。
????全國棉花主產品產值2047.39元/畝,增560.46元/畝,增37.7%。三大流域產值,長江1431.93元/畝,增183.57元/畝,增14.7%。黃河1800.62元/畝,增383.33元/畝,增27.0%。西北2347.35元/畝,增762.10元/畝,增48.1%。
????全國棉花主產品純收益541.57元/畝,同比增563.90元/畝,相對增收2525.0%。三大流域純收益,長江196.75元/畝,同比增370.76元/畝,相對增收213.1%;黃河733.08元/畝,增383.33元/畝,增109.6%;西北612.09元/畝,同比增772.81元/畝,增480.9%。
????監(jiān)測結果(表1),2016年樣本農戶都獲得了補貼,全國加權補貼358.50元/畝,增8.80元/畝,增2.5%。西北內陸補貼中位數511.15元/畝,其中2015年度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設定值19100元/噸,全疆補貼中位數515.26元/畝,比2014年度補貼中位數446.51元/畝增加了15.4%。
????湘鄂皖贛冀魯豫甘9省2015年度國家補貼2000元/畝,從樣本農戶來看,補貼額度從107.00元到298.00元/畝不等。平均來看,長江流域補貼156.00元/畝,黃河流域補貼161.6元/畝,另外天津本地財政出資補貼156.00元/畝。
????二、2016年全國棉花生產成本降低的主因簡析
????(一)籽棉售價與單產同上漲產值增加,植棉成本下降。
????分析主產品收益增加563.90元/畝的主因:一是籽棉售價提高1.30元/千克,按2015年籽棉產量,增加338.88元/畝;籽棉單產增31.7千克/畝,按2016年籽棉價,增收221.58元/畝。二是總成本下降即相對增收3.44元/畝,因此,與2015年相比,2016年相對收益增563.90元/畝。
????(二)物化成本與人工成本減少,人工費用所占比例高于物化成本的9.81個百分點
????1、生產總成本下降。2016年總成本下降0.2%為1505.82元/畝,減3.44元/畝(表1)。在總成本中,物化成本占總成本的39.29%為591.64元/畝,減31.16元/畝,減5.0%。人工費用占總成本的49.10%為739.30元/畝,減50.36元/畝,減6.4%。固定成本占總成本的2.3%為35.20元/畝,減1.50元/畝,減4.1%。間接費用占總成本的9.28%為139.69元/畝,增79.58元/畝,增幅132.4%。
????2、物化成本減少。2016年物化成本減少5.0%為591.64元/畝,減31.16元/畝。進一步分析,肥料增21.54元/畝,增10.6%。機械作業(yè)費增10.99元/畝,增10.9%。灌排費減29.37元/畝,減27.3%。農藥和除草劑減42.73元/畝,減38.1%。地膜減8.57元/畝,減27.1%。化調費減7.6元/畝,減33.5%。育苗移栽物化費減7.60元/畝,減33.5%。種子費增0.31元/畝,增0.8%。
????肥料部分:尿素減1.09元/畝,減2.5%;鉀肥減4.70元/畝,減14.5%。復合肥與2016年相當;二銨減0.45元/畝,減1.0%。有機肥增20.36元/畝,增84.6%。
????排灌費、農藥和除草劑、化學調控費下降是物化成本減少的主因。監(jiān)測結果,灌排費用78.2元/畝,減29.37元/畝,減幅27.3%,這與2016年新疆與長江、黃河流域降雨偏多、減少灌水次數和灌水量緊密相關。農藥和除草劑69.4元/畝,減42.73元/畝,減38.1%,其中病蟲害發(fā)生偏輕農藥使用減少。
????農資價格有增有降,其中尿素、二銨、鉀肥單價下降,地膜單價上漲。尿素用量增0.4千克/畝,增1.6%;鉀肥用量減0.7千克/畝,減7.2%;二銨用量增0.2千克/畝,增1.1%;復合肥用量增0.2千克/畝,增0.8%。
????3、人工費用減6.38%。2016年全國植棉用工量10.64個/畝,減少1.0個工/畝,減8.6%,這與機械化水平提升緊密相關。用工數量減少是人工成本降低的主因,自用工作價漲1.85%至69.08元/工。單位面積的人工費用739.30元/畝(表1),減少50.36元/畝,減6.38%。其中自用工占80%,雇工占20%。
????4、固定成本減少。2016年棉花生產固定成本35.20元/畝,減1.50元/畝,減4.1%。
????5、間接費用增加。2016年棉花生產間接費用139.69元/畝,增79.58元/畝,增132.4%。包括地租、排灌公共費、貸款利息和籽棉出售運輸費等。
????(三)主產區(qū)棉與糧肥比價在變化
????1、糧棉比價有增有減。監(jiān)測結果,2016年籽棉售價增22.8%,水稻(長江)價漲1.8%~8.4%,小麥(黃河、西北)漲11.4%。從比價來看(油籽價格按2500元/t計),皮棉與水稻比價同比上漲12.7%~20.0%,與小麥比價同比上漲9.7%。與玉米的比價同比上漲51.0%。
????長江流域:皮棉(稻∶棉)與早稻、中稻和晚稻的比價從2015年的1:5.0、1:4.8、1:4.5提高到2016年的1:5.8、1:5.4、1:5.4。
????黃河流域:皮棉與小麥(麥∶棉)的比價從2015年的1∶5.7上升到2016年的1∶6.3;與玉米的比價從2015年的 1∶7.0上升到1:8.3。棉花玉米同季,玉米價格下降對棉花有利。
????2、“肥降棉漲”。2016年棉區(qū)尿素價比2015年下降了3.5%,棉花與尿素(肥∶棉)比價:長江從2015年的1∶6.5上升到1∶8.4;黃河從2015年的1∶6.8上升到1:8.6;西北從2015年的1∶7.0上升到1:9.2。
????(四)每千克皮棉生產成本下降
????2016年按樣本皮棉產量113.5千克/畝計,每千克皮棉生產成本13.27元,比2015年15.61元/千克減2.34元/千克,減15.0%,分析原因得益于單產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三、討論、問題與建議
????(一)生產成本和每千克皮棉成本連續(xù)3年下降。監(jiān)測結果指出,棉花生產成本2016年比2015年減0.2%,每千克皮棉成本下降15.0%。2015年生產成本比2014年減3.9%,每千克皮棉成本下降6.4%。2014年生產成本比2013年降2.4%,每千克皮棉成本降3.0%。生產成本連續(xù)3年下降這對提高植棉收益有利。生產成本下降源自機械化水平的提升和物化投入成本的降低,一方面表明植棉機械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得益于農業(yè)部提倡減肥減藥與國際石油價格的下降。
????(二)植棉可獲得勞動收益。在2016年全國739.30元/畝的人工費用中,自用工作價漲1.85%至69.08元/工,自用工費用621.72元/畝,占人工費用的84.0%;雇工費用117.58元/畝,占人工費用的16.0%。如果把自用工費用作為農民勞動的工資性收入,則有收入621.72元/畝,加上全國加權補貼358.50元/畝,植棉收益則有980.22元/畝,宏觀看植棉還是很合算的。然而,雇工增加導致農民的勞動力收入減少,其中西北雇工費用比例為40%。這對規(guī)模化植棉不利。因此,今后棉花科技進步和產業(yè)政策要把扶持規(guī)模化植棉作為重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毛樹春 雷亞平 李亞兵)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yè)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chuàng)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yè)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yè)壁壘,打造出行業(yè)創(chuàng)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