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隨著國儲棉大規模輪出,全球
一、當前國內外棉花產量與需求趨勢
1、近年來全球棉花種植面積、產量與需求變化趨勢
伴隨著全球棉價的不斷下降,2011年度以來,全球棉花種植面積整體呈現下滑趨勢,2016年度降至不足45000萬畝,為2000年度以來*低值。
圖1? 2000年度以來全球棉花種植面積示意圖
幸運的是,較好的氣候和不斷提高的種植技術促使201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達到2246萬噸左右,高于2015年度。
全球棉花需求量隨經濟環境波動明顯,自2012年度觸底后,呈現緩慢疲弱的爬升態勢。2016年度全球消費量為2438萬噸,遠未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2600多萬噸水平。
圖2? 2000年度以來全球棉花產量和需求量對比
?
全球棉花需求增長,產量下降,產需缺口凸顯。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2016年度全球棉花產需缺口189萬噸。
2、近年來中國棉花產量與需求變化趨勢
在國儲棉輪儲政策支持下,中國棉花消費進入企穩階段,但產量仍舊呈現明顯下降態勢,產需缺口擴大。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提供的數據,2014年度以來中國棉花消費量保持在760萬噸左右;棉花產量大幅下降,2014、2015以及2016年度降幅分別為8.4%、16.7%和9.7%;產需缺口分別為126萬噸、218萬噸及272萬噸。
圖3 2000年度以來中國棉花產量與需求量對比
?
二、2017年度國內外棉花供求格局展望
在國內外棉花產業政策保持相對穩定前提下,預計2017年度全球棉花消費將穩中有增,產量將有所提高,產需缺口有望收窄;中國棉花消費以穩為主,產量將略有增加,產需缺口收窄較為有限。
1、棉花產業背景與環境
2017年全球經濟有所回暖,未來充滿不確定因素,金融
2016年二三季度,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均表現出不同程度增長態勢,改變了過去幾年“少數歡樂多數發愁”的局面。
不過,歐美此起彼伏的逆全球化風潮為世界格局發展投下不確定陰影,歐元區潛在危機進一步升級。2016年6月底,英國脫歐拉開了歐盟瓦解的序幕。11月9日,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注入強大動力。其執政理念強調“給美國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下調企業所得稅,鼓勵海外資本回歸以及提高進口關稅等”,市場通脹預期明顯增強,美元指數11月14日突破100關口。12月4日意大利修憲公投,強化了意大利步英國后塵的可能性。
大國博弈或許是2017年*為顯著的特征,沒有之一。2017年全球地緣政治、國際經濟與貿易等都面臨全面、復雜和難以預測的重大調整。美歐日關系、美中俄關系均有可能發生改變。中國軍事、政治及經貿都將承受較大壓力。如何破局,將付出什么代價?對棉花、紡織帶來怎樣的影響,需要密切關注。2017年美元持續加息,美元不斷升值,亞洲資本將大量流入美國,是否出現類似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事件?新興經濟體和國家金融潛在風險巨大,2017金融市場將成為不確定性以及諸多風險釋放的主要平臺。
如何評價2016年中國經濟?目前,學界主要有三類看法:從經濟周期角度看,國內經濟已見底;也有次樂觀的觀點認為,經濟今年沒見底,明年將有望見底;從房地產與宏觀經濟數據的相關性看,前者對后者貢獻顯著,經濟前景仍較為悲觀。筆者認為,2016年經濟回暖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密不可分。真正支撐2017年經濟發力的是有效推進改革措施。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力度去產能、去庫存、補短板為全球大宗商品供應鏈注入動力。同時,全球資本敏銳地發掘了市場機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之后,帶動了傳統實體經濟產業鏈的回暖,推進了PPI由負轉正,進而形成經濟與行情彼此聯動的效應。
防控風險將成為2017年中國經濟管理的側重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7年主要任務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筆者以為,從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的信息看出,會議強調穩中求進、防控風險;在控制總杠桿前提下,著力降低企業杠桿率;會議對2016年經濟呈現出了脫實向虛傾向做出一定警示。2017年,主動處置和化解部分風險點,或將取代此前短期風險長期化處理,避免再次形成“經濟穩健與風險積累”并存的不利格局;實體產業或有望在宏觀政策層面得到一定庇護,金融資本對實體的“侵蝕”將面臨一定制約。
2017年大宗商品行情面臨分化。對于2017年大宗商品市場行情,不同商品之間價格聯動效應的內在機制仍將繼續發揮一定作用,但是,不同商品價格走勢將主要取決于其商品本身的供求平衡關系,這一價值回歸有望成為2017年有別于2016年的商品行情特點。2015年末啟動的這一輪大宗商品上漲行情,其根本動力源之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筆者更愿意將這輪行情走勢定性為反轉,也就是說,行情終結了2011年以來連續5年下跌行情。這一觀點在8月31號發表的《2015年度棉花輪出分析與2016年度政策建議》中已明確表達。至于資金廉價和充沛、投資機會匱乏等均屬于行情上漲的輔助因素。即,隨著全球宏觀經濟格局的演化以及中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推進,不同商品所處行業供給側改革進程不一,供求關系水平不同,國際貿易環境對不同行業影響也不盡相同,2017年中國實體產業發展面臨分化,大宗商品行情與供求格局匹配性需要重新評價和修正。
2、國內外棉花供求格局預測
在當前國內外棉花產業政策背景下,棉花市場體現為內外兩個市場,相關數據顯示出全球、國內與中國以外三重形式。
國內外棉花消費初步預測。排除重大突發事件,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以及原油市場特征,與主要競爭性化學纖維相比,棉花面臨競爭壓力。2017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預計在2445萬噸左右。在中國國儲棉輪儲政策支持下,2017年度中國棉花消費量有可能在765萬噸左右波動。
國內外產量初步預測。2015年度以來,棉價觸底回升,玉米等種植層面競爭性大宗農產品價格處于相對弱勢,一般情況下,2017年度全球棉花種植面積將有所擴大,若氣候正常,產量將有所增加。假設5月份之前ICE棉花主力合約維持在70美分/磅水平附近,初步預計,全球棉花產量2017年度約為2379萬噸左右。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中國棉花網及中儲棉花信息中心微信公眾號共同調查結果顯示,如果要提高或恢復內地棉花種植面積,72%的市場人士認為
國內外產需關系測算。2017年度全球棉花產需缺口有望趨于收縮,或將下降到63萬噸左右。中國以外國際市場供求關系有望趨于寬松,2017年度產大于需197萬噸。中國產需缺口也將面臨收窄,但幅度有限。預計2017年度中國棉花產需缺口約為260萬噸。
國儲棉有望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國儲棉庫存下降速度仍將快于全球產量增速,全球供求關系正在快速走向平衡。2000年度以來,全球棉花年度增產一般低于152 0173 3840萬噸,高于200萬噸的有四個年度,2001年度、2004年度、2010年度以及2011年度,其增產動因均屬重大罕見。2015年度,國儲棉出庫204萬噸,2016年度出庫量或將接近300萬噸。從目前情況看,一般情況下,2017年度之初國儲棉庫存或將下降至550萬噸左右。
排除重大突發事件,綜合來看,2017年度全球棉花整體供求環境的寬松水平不及2016年度,但與2011年度相比已大為寬松。2017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消費比高出2011年度8.66個百分點。需要留意的是,屆時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或將迎來*為寬松狀態。中國的需求缺口由國儲棉彌補,市場整體有望接近緊平衡態勢。外松內緊將導致內外棉價差擴大,外棉和外紗進入中國市場的動力將得以增強。到此,排除黑天鵝事件,筆者以為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2017年度是否具備形成超預期大漲行情”這一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2016棉花年度時間尚未過半,本年度棉花收購季剛結束,皮棉上市量以及庫存量迎來峰值,農戶對下年度耕地將種植什么農作物還在思量過程中,后期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筆者在階段性時間結點處,將對預測結論進行修正。
?
?
?
中儲棉花信息中心馮夢曉
2016年12月26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