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10月10日,鄭期主力合約沖上兩個月多高點152 0173 3840元/噸后觸頂回落,低點一度跌破15000元/噸支撐位(跌至14890元/噸),在疆內
按道理,籽棉收購價大幅下滑0.40-0.50元/公斤,棉花加工企業應該歡欣鼓舞,拍手稱快,但從筆者的調查來看,籽棉價格“跳水”令軋花廠的擔憂、恐慌可謂“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問題的癥結在哪里呢?
一、皮棉現貨的向下調整幅度并不比籽棉慢。據調查,雖然10月中旬以來,籽棉收購價下滑0.40-0.50元/公斤,但棉紡織廠、經營商對2016/17年度新疆棉意愿報價也下跌500-800元/噸。10月上旬,奎屯、沙灣、精河等地3128級機采棉報價達到15500-15800元/噸,目前已回落至15000-15200元/噸;2128、2129級手摘棉成交價16300-16500元/噸,目前回落至15800元/噸,還很難成交,軋花廠加工皮棉仍舊倒掛500元/噸以上;
二、棉企高價搶收的籽棉成“燙手山芋”。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疆內在40衣分手摘棉、機采棉的收購價高點分別達到7.80元/公斤、7.15-7.20元/公斤,折合皮棉成本已到16800-17000元/噸,截至10月15日,很大軋花廠籽棉收購量已達到2000噸以上,40衣分籽棉平均收購介于7.50-7.55元/公斤、6.80-6.90元/公斤,如此高的成本如何消化?一些廠家采取低價敞開收購的策略,試圖拉低籽棉平均收購成本,“前虧后平”是棉花加工企業普遍處境;收購價壓得越低,
三、籽棉收購遇水分大、雜質大難題。一些北疆軋花廠反映,10月18-19日,烏蘇、精河、奎屯等地40衣分機采棉*低有6.20-6.30元/公斤的交售價,但因持續降雨和低溫,籽棉回潮達到17-20%,11-15%水分籽棉收購價6.40-6.50元/公斤,11%以內水分籽棉則仍在6.60-6.70元/公斤。由于降雨,機采棉雜質較往年大,軋花廠收購虧重、虧衣分的情況非常突出。
另外,因近期新疆頻繁降溫降雨,農民、棉花經紀人籽棉無法晾曬,軋花廠只能拒收,有的棉企籽棉捂垛現象開始增多。收還是不收,軋花廠很頭痛很矛盾。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