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對棉價回歸市場抱有較大信心,而貿易商則認為棉花行情仍有一搏,行情走向究竟如何?除了市場需求的影響,政策的變動更值得關注。
日前,關于儲備棉輪出延長的消息終于落地。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公告:根據近階段國內棉花供需和市場形勢變化 情況,為保證棉花市場供應,滿足紡織企業加工用棉需要,2015/2016年度國家儲備棉輪出銷售截止時間由2016年8月31日延長至2016年9月 30日;年度輪出總量不限于200萬噸,*終以實際成交數量為準。
棉紡織企業所期盼的儲備棉輪出時間延長得以實現,公告的出臺給紡企吃了一顆“定心丸”,讓紡企不再擔心9月無棉可用,也讓之前瘋狂上漲的棉價逐 漸回歸理性。7月28日,儲備棉輪出延長的消息就被傳出,28日鄭棉夜盤領跌期貨市場,鄭棉152 0173 3840合約報14600元/噸,下跌395元/噸,跌幅為 2.63%。7月29日,鄭棉期貨價格日盤暴跌4.55%,儲備棉的成交量也開始出現大幅下滑。
但在8月3日~8月5日,鄭期貨CF1701、ICE主力合約分別上漲945元/噸、4.76美分/磅,漲幅分別為6.6%、6.5%,內外盤 如此高度契合超乎預期。8月8日、9日,兩個交易日鄭棉期貨主力1701合約行情出現振蕩局面,9日報收14690元/噸,下跌355元/噸。
棉花期貨市 場的振蕩局面,讓即將到來的新棉花年度市場走勢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紡企對棉價回歸市場抱有較大信心,而貿易商則認為棉花行情仍有一搏。那么,儲備棉輪出 時間延長是否對紡企來說萬無一失了呢?這顆“定心丸”紡企到底能不能安心吃?對此,記者采訪了多家行業內企業進行分析。
1儲備棉成交量大幅下滑
自5月以來,國內棉花市場可謂是儲備棉的主場,棉紡織企業經歷了儲備棉出庫前的企盼、出庫之初的積*參與、拍儲過程中的觀望和猶豫以及輪出時間延長后的喜悅等復雜情緒的轉變。起拍底價和成交率不斷變化,拍儲價格的低開、高走、緩降,使得參與競拍的企業心力交瘁。
7月,儲備棉投放行情經歷了較大反轉,登峰造*而后逐漸降溫。當月共成交58.4萬噸,與5月基本持平(5、6月份的成交量分別為58.3萬噸和45.9萬噸),前3月累計成交162.5萬噸。進入8月,儲備棉的成交量開始大幅下滑。
8月1日,儲備棉實際成交2.6萬噸,成交率為87.85%,隨后,成交率持續下降。8月2日、3日、4日,儲備棉成交率分別為74.40%、 47.29%、22.71%,成交均價也一降再降。雖然8月5日儲備棉成交率回升到52.76%,但與之前98%以上的成交率也相差甚遠。統計顯示,在7 月25日~7月29日的一周,儲備棉輪出的成交率還保持在99.33%,而在8月1日~8月5日的一周,儲備棉的成交率則下滑到了56.99%,成交率創 出了本年度儲備棉輪出以來的新低。當周,儲備棉輪出投放總量為15.02萬噸,成交總量為8.56萬噸,平均成交價格13904元/噸,較前一周的 14812元/噸下降908元/噸。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供應不足的預期下,下游企業備貨熱情高漲,受棉價高壓的影響,即使下游企業有所減產,在保證正常生產目的驅動下,也不得不“忍痛”采購。當輪出時間延期后,受資金有限的影響,下游工廠對棉花的采購逐漸趨于冷靜,競價熱情也有所減弱。
此前儲備棉交易的持續火爆,棉價的不斷上漲,讓棉紡織企業很受傷。“我們其實很為難,儲備棉出庫價格前后相差甚大,紡織產品價格雖然有所上調, 但比例始終與原材料上漲不成比例,而且原料與產品的市場不穩定因素讓企業的壓力大增,生意不好做,日子不好過。”某江蘇棉紡織企業說道。更有業內觀點認 為,市場棉花價格的大幅上漲,是在讓棉紡織企業獨自承壓。
自7月中下旬開始,儲備棉起拍價及市場棉價的“上調瘋漲”, 把眾多棉企的采購計劃打亂,有些企業不敢壓原料庫存,不留太多產品庫存。江蘇鹽城一位紡企老總坦言,現在的棉花市場就像7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再 有底氣的企業也趕不上,追不到。只有規規矩矩做本分經營,根據經營訂單安排生產,以銷定進,別追風逐雨拼什么高額利潤,慎重走好當下每一步,才不至于今后 遭受更大的損益。
2后市棉價走向仍存爭議
所幸,棉紡織企業的呼聲得到了政府層面的重視,儲備棉輪出時間延長,不至于讓棉紡織企業無棉可用。得到消息后,棉紡織企業可謂滿心歡喜。山東某 大型棉紡織企業表示,輪出延期對于紡企是件好事,這樣一來,企業對9月、10月份棉花供應不足的擔憂就煙消云散了。河南永安紡織公司董事長張全法也表示, 企業的集體訴求,終于有了結果。
本年度的儲備棉競拍,棉紡織企業和棉花貿易商均可參加。在棉花價格大漲之時,棉紡織企業備受煎熬,而棉花貿易商則賺的盆滿缽滿。河北某棉花貿易 商表示,國儲棉輪出5月3日開始,至今已有3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棉價上漲超過3000元/噸。這期間,所有參與其中的貿易商都是見證者,也是受益者。 該貿易商毫不避諱地說,過去的這3個月他確實賺了不少。他堅持不囤積、不壓貨,順手而來、順價而走。
棉花市場專業分析人士吳法新則認為,對紡企來說是好事,對于貿易商來說卻未必是件好事。“由于前期對政策的預估出現偏差,貿易商現在搬起石頭砸 了自己的腳,很多貿易商成了市場的‘接盤俠’,大量高價棉花壓在了手里。”吳法心如此說道。而上述貿易商則認為,儲備棉輪出延期一個月還不足以打落棉價的 上漲,后期貿易商們還大有可為。記者了解到的不少貿易商都持此觀點。
讓貿易商如此踴躍地競拍儲備棉的原因,是他們對新年度棉花減產的預期。目前,距離新棉上市還 剩一個多月的時間,因此,整個市場開始關注今年棉花的產量及質量問題。“一個完全可以確定的事是,今年棉花減產幅度較大。”一位棉花市場人士表示。尤其今 年先是長江流域發生較大的洪澇災害,湖北、江蘇、江西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很多田地被淹,莊稼絕收,棉農受到的打擊也較重。之后,黃河流域又連續降雨、大風天 氣,給正在花期的棉花打擊也不小。一位河北滄州的棉農說道,今年當地棉花至少減產15%,個別棉田減收50%以上。
3有“定心丸”也要警惕風險
市場對于棉花減產的炒作,可以說一直沒有斷過。吳法新表示,棉花減產雖然是幾乎可以確定的事,但是新疆的棉花長勢卻很好,內地棉花所占比重較少,減產不足以對整個棉花市場造成大的影響。
從7月份國內外市場運行情況來看,目前,國內棉價的回調存在一定必要性,但快漲快落對市場供需雙方都較為不利。7月,國內外棉花現貨價格快速上 漲,國內漲幅超過國際,月末內外棉價差擴大至1100元/噸。國內外棉紗價格跟漲棉花并超過棉價漲幅,國產紗價格漲幅略高于進口紗價格,月末,國內外棉紗 和棉花之間的價差均較上月末擴大千元以上,紡企的理論利潤空間擴大。
當前,紡織企業對高品質棉花依舊有需求,在競拍過程中高品質棉花受到青睞,競拍比較激烈。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國家延長儲備棉輪出時間,企業對新棉也有所期待,但距離新花上市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一方面單渠道從國儲棉市場拿貨,另一方面受上市 棉花資源質量的影響,對于高品質棉花成交價格預計將保持高位穩定態勢。
另外,根據了解,目前市場上2015年的棉花已消耗殆盡,95%的軋花廠手中已沒有存棉,或沒有質量較好的存棉。新疆同樣如此,除個別企業手中尚有存棉之外,絕大多數兵團、地方企業都是倉庫空空。也就是說,目前,棉花市場已經是國儲棉獨尊的局面。
儲備棉的上市競賣,從棉花產業健康發展的角度看,既去了庫存、緩解了紡織企業原料組織壓力,也側面促進或穩定了棉花生產。在價格的制定和執行 上,早有人認為國儲棉的價格是棉花市場價格的“風向標”,而且在國內棉花生產流通發生較大變化的今后,這個“風向標” 旗幟還會高高飄揚。儲備棉的上市競賣,不應當令企業害怕擔憂,它應當成為所涉市場和企業經營發展的強大依靠。因此,在當下的棉花市場供求狀態下,人們對儲 備棉的上市競賣依然寄予很大希望和期盼。但需注意的是,棉紡織企業在吃了“定心丸”的同時,也要警惕風險。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