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底,ICE主力合約在經過短暫的探底后,再次在美國GDP數據疲軟引發美元指數大幅下挫的**下強勁反彈,盤中突破74美分/磅,距年度高點75美分/磅僅“一步之遙”;保稅棉、遠月船期外棉報價隨之跟漲0.75-1美分/磅,2016/17年美棉漲幅比較大,C/A SM、EMOT SM普漲1.25美分/磅,但一些國際棉商反映,外棉報價較大幅度上漲引發包括中國、印度、越南等買家較強的觀望情緒。一方面,近幾日鄭期、國儲棉輪出成交均價、國內現貨價格均有較大幅度的回調,二次銷售的2012、2013年度國儲新疆棉價格已滑至152 0173 3840-14500元/噸,國儲地產棉則降至13800-14000元/噸,與港口澳棉、美棉的差價全面拉大;而印度國內S-6、J34的出廠價也振蕩回落至89.90美分/磅、86.70美分/磅,較7月中下旬*高點回落近6美分/磅;另一方面截止7月底,2016年度澳棉已基本售罄(部分貿易商剩余些低品質的后期花),而8/9月船期外棉中只有美棉、巴西棉可以選擇(烏棉、印度棉*早也要12月份左右船期),考慮到印度CCI庫存很低、巴基斯坦紡企已經“無米下鍋”、越南和土耳其、墨西哥等對美棉的進口量持續放大,美棉漲幅成“領頭羊”順理成章。
??? 筆者認為ICE主力雖然再次沖入74-75美分/磅區間,一些機構、貿易商認為在中國鄭期“?;仡^”和東南亞各國切實需求、美國得州等主產棉區天氣很不理想的拉動下,內外電子盤共振的局面將再現,ICE將破前期75美分/磅高點,76美分/磅也很難形成阻力,若天氣、美元配合,投機資金、多頭的目標或是80美分/磅。但筆者認為,短期ICE不宜看高,有可能測試前期高點,但上漲的后勁顯然不足,還需要反復醞釀“蓄勢”,原因如下:
??? 一、中國國儲棉輪出政策調整,ICE和鄭期“共振互推”的基礎松動,國際棉花市場供應缺口炒作降溫。據中國紡織協會消息,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國儲棉輪出延期至9月30日結束,如果保證每天3萬噸拋儲量,延期一個月相當于增加66萬噸國儲棉輪出,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棉花供應缺口。一些紡企、機構認為,比國儲棉大幅增加日均拋儲量更需要解決的是貿易商大量囤積國儲棉、國儲棉出庫緩慢的問題。據統計,截止7月底累計成交量前20名中貿易企業占80%,而且貿易商主要賭9、10月份棉花供應“青黃不接”期,因此5-7月份加價競拍棉花以囤貨為主。
??? 二、支撐ICE期貨市場的印度棉雖然僵局待解,但紡企大量減停產,棉花消費萎縮將大幅高于預期。據了解,目前國際市場詢價和需求主要來自孟加拉國、越南、中國臺灣和印尼,印度南部、中部大部分紡企保持沉寂(7月份以來印度南部有數百家紡織廠停產),由于棉價大大超出紗廠的承受能力,中小紗廠減停產的比例不斷加??;巴基斯坦紡企雖然對美棉、西非棉、巴西棉等有需求,但因紗價大漲而導致訂單下滑,出口遭遇難題。據印度媒體報導,2016年棉花種植面積將較去年減少10%,除主要種植區降雨減少外,對棉蟲的恐懼也是重要因素。
??? 三、 美元頻繁波動,大宗商品方向并不明朗,美聯儲是否加息仍存很大變數。近日,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表示,下月或可能迎來期待已久的美聯儲加息,不過*終是否加 息還有待就業數據以及通脹數據的公布。一些機構認為,經濟的增長是否足以抵消勞動力市場疲軟,而且美聯儲是否有足夠的信心使得通脹達到2%的目標,若上述兩個條件達成,那么美聯儲在短期內可能會逐步加息。部分國際棉商分析,美聯儲加息很可能在11月總統大選前進行,受此影響,商品反彈將日趨謹慎,不排除農產品隨時掉頭下行的可能。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