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新三板公司湖北銀豐
棉花(12880, -85.00, -0.66%)股份有限公司(831029.OC,下稱“銀豐棉花”)公告,在棉花產業基本面無實質改變的情況下,棉花期貨價格發生劇烈波動,公司棉花期貨業務出現重大損失。截至5月31日,公司棉花期貨業務虧損總額為6.66億元。 今年4月,棉花期貨暴動,主力CF152 0173 3840合約10個交易日內漲幅便接近30%,保證金交易的放大作用下,棉企套保盤損失慘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截至2015年底,銀豐棉花期貨保證金為1.55億元,按照棉花漲幅、虛擬倉位計算,想要虧損6.66億并不容易。同時,1.55億元所能覆蓋的期貨頭寸也遠遠超出了公司2015年的存貨金額。投機交易,或許才是公司巨虧的主要原因。
“每次大行情來臨時,客戶入金會比較明顯,一些產業客戶便會選擇一半套保、一半投機的方式進行交易”,廣東某期貨公司市場人員介紹道,他所熟悉的一家棉企,近期便因投機交易而出現大幅虧損。
“老司機”翻車
雖然產業投資者對于期貨市場的態度,目前仍是謹慎居多,但是銀豐棉花卻可算得上是期貨市場里的“老司機”。
2015年,其曾從期貨市場里獲得了4373萬元的平倉收益。同時,公司下屬子公司湖北銀豐倉儲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還是鄭商所在湖北省指定的棉花交割庫。
銀豐棉花2015年年報也顯示,公司委托理財及衍生品投資項目涉及多個期貨資管項目,如美爾雅-尚嘉1號資產管理計劃、天風天成天啟4號資產管理計劃等。除了參與外部資管項目外,銀豐棉花自身也在進行棉花套保交易。為此,公司2013年便開始從湖北美爾雅期貨挖來了專業人員,并組建了期貨決策委員會,并下設執行、監管和操盤團隊,由其負責信息搜集、下單、風控等工作。
無論從人員配備,還是內部控制上,銀豐棉花幾乎達到了“正規軍”的水準。可是即便如此,仍難以擺脫巨虧厄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若以銀豐棉花2015年底的保證金計算,其與6.66億的虧損額并不相匹配。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銀豐棉花期貨保證金為1.54億元。即使選擇*激進的滿倉交易,按照當時期貨公司11%的保證金標準計算,其保證金*大可開空單2.5萬手。
今年4月8日至今,鄭棉主力CF152 0173 3840合約*大上漲了3075元/噸。以此推算,每手空單虧損幅度在1.54萬元左右。
這意味著,1.54億元的保證金*大虧額在3.85億左右。而銀豐棉花公告的虧損額為6.66億元,遠遠超出了上述數字。
“按理說,銀豐棉花屬于老手了,不應該出現這么大的虧損,早早就止損了”,前述期貨公司市場人士評價道,可能上半年公司又繼續追加了投資規模,致使期貨業務巨虧。
從期貨保證金與公司存貨間的關系,或許可以看出巨虧的一些端倪。
截至2015年底,銀豐棉花存貨合計2.27億元,而當期1.54億元的期貨保證金大約可覆蓋14億元左右的棉花頭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