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新疆棉花協會會長 新疆棉花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肖玉清
?
今天我將新疆
一、2015年度新疆棉花產業發展現狀
2015年特別是10月份以后,國內棉紡織行業簫條,新疆棉花又出現了產量下降、質量下降、價格下降“三下降”的情況,導致國內棉花期貨現場市場簫條的局面持續很長時間,使得疆內棉花流通企業普遍面臨嚴峻形勢。
1、新疆棉花種植及產量情況。2015年度,新疆棉花播種面積已由上年的2967萬畝調減到2488萬畝,棉花種植進一步向高產棉區集中。2015年 度,新疆棉花總產量350.3萬噸,占全國的比重為52.5%,比2014年提高3.0個百分點,棉花單產122.6公斤/畝。
2、購 銷情況。2015年度,北疆
3、入庫監管情況。2015年度,全疆共開放39家專業 監管庫,容量700萬噸,較去年41家下降2家。專業監管庫全面采用電子倉單,與纖檢機構密切配合,簡化流程,確保了入庫預約井然有序,基本能實現入庫當 天完成取樣、重量檢驗,當天辦理出庫,有效減少了企業入庫成本。
4、質量情況。受嚴峻的市場形勢影響,近幾年新疆地方和兵團多數企業都 十分重視棉花質量管控,“三絲”“棉結”等關鍵指標明顯好轉,但2015年度
二、當前新疆棉花產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國內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的持續攀升,國內棉花流通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新疆棉花產業更是因片面注重產量提升及加工產能急劇膨脹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特別是新疆地方棉花產業領域中長期存在的“小、散、弱”局面,導致以規模化、機械化為特征的集約經營模式,難以運用到實踐當中并發揮作用,新疆棉花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面臨諸多瓶頸。
1、加工產能嚴重過剩。據統計,2015年度,新疆經有關部門資格認定的400型加工企業有815家、共1069條生產線(其中地方610家、687條 生產線,兵團205家、382條生產線),這還不包括“一證多線”的情況,全疆現有加工產能是棉花產量的近兩倍。特別是地方更為嚴重,以2015年為例, 地方棉花產量是220萬噸,地方棉花加工產能是400萬噸。“僧多粥少”的現象,必然會引起爭奪資源的“價格戰”,直接導致棉花收購成本升高,企業“吃不 飽”就無法產生規模效益。為爭搶資源,不少企業無混等混級收購加工,必然影響棉花質量。
2、棉花質量參差不齊。當前,國內棉花市場的中低等級棉花存庫積壓嚴重,且價格持續下跌,但國際上高質量棉花卻價格堅挺。今年新疆棉花質量問題的集中爆發,外在因素是氣候原因,內在因素是品種的“多、亂、雜”,棉花育種導向片面追求高衣分的結果。
3、綜合因素導致成本居高不下。2015年新疆棉花畝均成本2119.55元,與上年相比增加8.33元,增幅0.39%。其中間接成本是60.11元/畝,固定成本是36.70元/畝,人工成本是789.65元/畝,物化成本是589.06元/畝。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1)近年來,新疆棉花種植的人工、農資成本不斷上升,導致棉花種植成本隨之上升。2)棉花加工產能過剩,導致企業為爭搶資源而 互相“哄抬價格”,使得棉花收購成本居高不下。3)棉花加工企業為控制質量,人工挑撿或安裝“三絲”機的費用增加,相應增加了棉花流通企業的質量成本。
4、棉花流通企業抗風險能力較低。2015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棉花銷售一直持續量價齊跌的狀態,近
三、“十三五”新疆棉花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
2016及今后幾年,預計全球經濟復蘇仍將乏力,大宗商品和石油價格下滑、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還可能增多。為此,2016年及今后幾年新疆棉花產業,消費將呈弱的“恢復性”增長,生產將呈弱的“縮減性”態勢。
(一)棉花資源繼續向新疆優勢棉區集中
“十三五”期間,一方面由于棉花成本不斷上漲、市場波動較大,比較效益下降、水土資源緊張等原因,另一方面受國家及新疆各類政策的扶持,新疆棉花生產規 模將總體保持平穩,預計新疆棉花產量總體將保持在350萬噸—450萬噸之間。**國內棉花生產格局將繼續調整,新疆棉區產量占全國產量的必將進一步上 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植棉面有所萎縮。同時,新疆內部的棉花生產區域結構也將繼續調整,棉花生產將進一步向阿克蘇、庫爾勒、石河子等優勢產區集中。
(二)棉花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
1、棉花種植結構的調整。加大機采棉的推廣扶持力度,不斷擴大機采棉的比重;二是棉花加工企業結構的調整。當前新疆棉花呈現的成本高企、質量堪憂等問題,都與疆內棉花加工產能過剩有很大關系。下一步,要著力加強棉花企業的結構調整。
2、淘汰棉花加工的落后產能。利用市場振蕩下行的時機,優化棉花產能合理布局,逐步改善加工流通業產能過剩的局面,不斷改善企業規模小、管理粗放、生產成本高、競爭能力弱的局面。
3、規范棉花加工行業管理。建立嚴格的市場督查及問責機制,特別是對“一證一線”等政策規定要加大監管和落實力度,將疆內棉花加工產能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4、培育棉花產業領域的大企業大集團。新疆地方棉花產業的特點是:“小、散、弱”,要克服這些弱點,就必須堅持市場化原則,通過對地方小、散、弱的棉花 企業實施優勝劣汰、兼并重組、靠大聯強,打造在新疆、中國乃至世界打造一個有影響力、話語權、產業鏈齊全的具有綜合實力的棉花綜合企業,**中國棉花產業 發展。
(三)品質需向中高端發力。
棉花品質的全面提升,既是“十三五”棉花行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的關鍵環節,也是棉花行業立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立足供給側與需求側改革的長期行為。
1、從單純追求提高單產向全面提升遺傳品質、生產品質、軋花品質轉變,通過改良品種,改變種植模式和管理方式,大力發展“中高端品質棉”生產,滿足紡織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的新需求。
2、以
3、目標價格改革中,進一步探索適合我國棉花生產特征的補貼方式,建議補貼收益與棉花質量掛鉤,形成綜合補貼和專項補貼相結合的政策體系,鼓勵棉花生產 者、經營者積*投入,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調控政策更加符合產業發展需求。近三年國家公布的棉花目標價格逐年下降:2014年為152 0173 3840元/ 噸,2015年為19100元/噸,2016年為18600/噸。
(四)綜合施策降低棉花成本。
1、加大棉田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力度,既能有效緩解農田旱情,農作物長勢明顯好于常規灌溉地塊,又有力地增強了棉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充分顯示出高新節水項目節水、節肥、節藥、省工、增產的優勢。
2、加大機采棉的推廣扶持力度,加大機采棉品種選育、種植模式、加工工藝方面研究的支持力度,并出臺符合機采棉發展的政策措施,使棉花生產加工實現規模化、機械化,降低棉花生產成本。
3、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提高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程度,降低棉花生產成本,提高自治區農產品競爭力。
4、促進棉花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積*探索新的交易模式,發展產業鏈金融,助推棉花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新疆棉花交易市場的重啟運營已列入新疆自治區“十三五”規劃。
(五)加快棉花現代物流發展
1、鼓勵棉花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重組、協作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發展培育一批實力雄厚、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棉花物流企業集團,提高規模化、專業化、網絡化服務水平。
2、增強棉花物流節點功能,重點支持物流節點的擴容改造,加強露天堆場、鐵路站臺、庫棚設施改造,滿足站點周邊棉花集并、儲存和發運需要。
3、積*發展先進運輸組織方式,鼓勵新疆棉花鐵路發運站進行集裝箱收納和發運基礎設施改造,建設從新疆到內地集收納、集并、中轉、運輸、存放等為一體的棉花集裝箱運輸物流體系,實現“門到門”的棉花集裝箱聯運服務;
4、加強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建設,鼓勵倉儲管理、庫存控制、運輸管理、交易管理、質量追溯、精準配棉、棉包信息化標識等軟件系統的開發,加強北斗導航、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在棉花物流領域的創新應用;
5、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完善服務功能,開展專業化的紡織配棉服務,擴展綜合化的物流服務及衍生服務,發展產業鏈金融,加速棉花物流轉型升級。
(六)以紡織服裝產業健康發展為支撐
近兩年,新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發展規劃和目標,這為新疆棉花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據2014年7月1 日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的《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綱要(2014-2023年)》(新政發2015年50號)文件精神。
新疆紡織 行業——產能規模:到2023年,棉紡產能達到2000萬紗錠(環錠紡1600萬錠、轉杯紡40萬頭)、毛紡織5萬紗錠、麻紡5萬紗錠;棉織機達到3萬 臺,針織面料6萬噸;服裝服飾達到8億件(套)、家紡2000萬套床品、巾被4萬噸;地毯達到l20萬平方米;滌綸95萬噸、產業用紡織品2萬噸,粘膠 120萬噸;印染產業按滿足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規劃。
經濟總量:到2023年,紡織服裝產業現價工業總產值達到 2125億元。其中:棉紡業500億元、棉織業60億元、針織業80億元、毛紡業l2億元、麻紡業3億元、服裝(服飾)業1000億元、家用紡織品業 100億元、化纖業280億元、印染業30億元、地毯業26億元。
就業容量:到2023年,在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全產業鏈就 業容量達到l00萬人,其中棉紡業l4萬人、棉織業l.5萬人、針織業l.8萬人、毛紡織業0.4萬人、麻紡業0.2萬人、服裝(服飾)業50萬人、家用 紡織品業5萬人、化纖業2.4萬人、印染業0.35萬人、地毯業l0萬人、軋花業5萬人、商貿流通業包括物流、市場、交易等l0萬人。
產業布局:目前,新疆按照產業集聚發展的思路和要求,已初步形成了“三城七園一中心”(阿克蘇、石河子、庫爾勒三個紡織工業城,霍爾果斯、奎屯一獨山子、 喀什、阿拉爾、瑪納斯、沙雅、巴楚七個紡織工業園區,烏魯木齊一個“新疆國際紡織品服裝服飾商貿中心”)的紡織產業集群發展格局。
發展 目標:2016年,新疆將完成紡織服裝固定資產投資455億元,實現新增就業人數11萬人,培育紡織服裝規模以上數量達到300家,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 30%以上。未來幾年,新疆將在現有工業園區特別是南疆的工業園區中布局——以南疆的阿克蘇和庫爾勒、北疆的石河子為核心,打造綜合性紡織服裝產業基地。
新疆棉花產業必將更加輝煌!謝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