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董事、副總經理兼新疆辦事處主任 徐延毅
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棉花物流是棉花產業鏈當中的關鍵環節,三年以前所有涉棉企業,無論是經營棉花還是紡織企業,面臨*關鍵的一個問題不是能不能買到棉花,而是棉花怎么能運 出來,特別是棉花在新疆,一車難求。有的甚至是買了半年后才能使用到。但是近兩年,通過打通了公路運輸和對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棉花運輸的一些瓶頸被打破 了。特別是2013年3月份以后,棉花出疆運輸或者在國內通道的運輸,基本上再也沒有棉花運不出來或者擱置的情況。
下面我就結合這幾年我們棉花物流的變化,從運力的緊張到現在運力的寬松,從服務的單一到多樣化,以至于到成本的降低,來談一些我們的觀點。
供給側改革同樣也在棉花物流這個行業推動、創新。對于棉花物流,它的供給側改革更多的是降成本和提效率、補短板,就是怎么樣*大程度的運用好所有的運 力、車的匹配等。現在棉業發展的形勢,基本上所有的均是粗放型的,包括新疆?,F在,新疆代表棉花經營的主戰場,棉花怎么收、收上來怎么銷,包括怎么運都是 大概念。
3月17號國家發改委、供銷總社等十幾個部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棉花現代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個就是對我們今后如何去規范、如何 去發展我們的棉花物流提出了指導意見。這個規劃的出臺,作為棉花協會和物流分會,從2006年開始就致力于推動棉花物流規劃的出臺,當時分幾個階 段,2006年爭取到了把棉花列入到棉花物流的發展專項計劃,到2009年,把棉花物流爭取納入到物流業的調整和振興的計劃,到2014年,爭取把棉花物 流納入到物流業的長期規劃,直至2016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棉花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針對今后一段時間棉花物流行業要遵循的標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 做了說明。
剛剛提到相關的標準,就是棉花行業這個標準。其中有一個,像我們現在棉花的運輸和倉儲正在銜接制定相關標準,怎么樣達到規范 的要求,成本*低、效率*高。棉花加工的標準、包裝的標準、檢驗的標準已經制定了,下一步就是針對棉花在裝卸、配送、物流設施等標準、安全作業的標準,數 據的采集、數據的交換、信息管理這些方面也都要制定相應的標準。
現在我們通過信息平臺完全掌握整體的運輸數據,包括每一輛車、每一個流 向,每一個月鐵路發運的數量、公路發運的數量都能采集到。目前來講,在全國范圍內棉花物流行業從事業務的大概有這么幾個塊,**就是現在倉儲企業大概有 400多家,包括用棉區,也包括新疆的產棉區,符合棉花存放標準的大概有400多家企業。所有從事棉花運輸的物流企業,大大小小大概1000多家,現在所 有的設施能承受的總的倉儲能力是2000萬噸,鐵路專用線是200多條,夾包機近1000臺,車輛數量達到2.5萬輛,從業人數近5萬人。這個數據從哪來 的?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棉花協會物流分會,我們建立起完善的第三方監管網絡體系,這個體系已經實現了棉花的庫存流轉整體數據的全程監控,這里面包括我們有 統一的庫存軟件,有實時的監控系統,并且實現了倉單的電子化,能夠隨時掌握動態。
現在,我們物流行業中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第 一,一體化服務能力不強,棉花物流和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沒有融合,物流企業接到一個指令,從A地運到B地,和整體產業鏈沒有協調合作。第二,雖然說我 們采用了信息化管理,但整體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比如,供應鏈過程中,紡織企業就可以通過這個信息平臺選擇,點擊幾天內到達,這種能力比較低。第三,物流 資源,更多地類似于碎片化,我這個車沒有從始到終完整的線路規劃,我在走棉花的過程當中可能有一段是空的,有一段是走動的,這里面有一個空閑的時間。
針對剛才存在的幾個問題,交易市場正在開發和實現怎么樣利用互聯網+智能物流?,F在講,一是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的手段加強供應鏈的協作,提高運輸智能 化?,F在交易市場正在建設i棉網,是從棉花種植到*后消費的整體數據平臺,為全產業鏈提供全口徑、全流程的數據服務,在這個過程當中農民可以查我的棉花賣 到哪,紡織企業可以查我需要的棉花,也可以查我的棉花到了什么位置。這是通過交售、加工、存儲、配送、用棉等形成的數據管理鏈條。
另 外,棉花的物流通過這兩年的實踐,逐步發現信息化的運用在運輸過程中起到得積*作用,無論從效率上還是服務質量、成本上都有了很大的降低。今后,進一步的 開發“互聯網+”的功能,不停的推動降成本、提效率,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各個環節去互動,棉花現代物流,就是智能物流的作用更多的發揮出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