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一、整平土地 動用人力物力集中時間突擊整平土地,整平后的棉田不僅造墑均勻能節約用水,還能提高造墑進度,而且出苗一致,易培育壯苗,增強幼苗抗病能力,同時也為以后抗旱排澇打好基礎。
二、科學造墑 棉田造墑要求達到時間上準確、用水量合理、造墑質量高。春季造墑的用水量一般以600~900立方米/公頃為宜;*佳造墑時期為:未冬季造墑的粘質土壤棉田,應距播期20天左右完成造墑;砂質土壤棉田應在播種前15天左右完成造墑;鹽堿地塊造墑適合在播前半月左右并適當增加10%左右用水量。造墑用水量過大或距播期較近,容易加重苗病。
三、正確選用除草劑 棉田化學除草劑按使用時期劃分,可分為苗前土壤處理劑和苗后莖葉處理劑兩種類型,苗前只能使用土壤處理劑,出苗以后只能使用莖葉處理劑。就土壤處理劑而言,也有殘效期長短之分,殘效期長的除草劑不宜連年使用,否則會加重棉株發病。
四、 嚴把購種關 購買棉花良種時要做到“五看”:一看種子生產企業資質和信譽,二看是否已是審定品種,三看種子渠道是否合法,四看種子質量是否達到國標要求,五看有無購種票據。
五、適時播種 不同的播種方式,適播期也不相同,基采用營養缽育苗,播期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播種,每缽播種2-3粒,包衣種子每缽播種1-2粒,覆土1-1.2厘米為宜;基采用地膜覆蓋直播,播期一般在4月20日左右為宜;露地直播一般在4月25日左右為宜。
六、種足預備苗 在棉花播種的同時種部分預備苗,做到移苗補缺、有苗可移、萬無一失。
七、出苗后的管理 不論采用哪種播種方式,播種時一定要澆足水,出苗前苗床溫度白天保持28℃-32℃,夜間15℃-18℃,出苗后及時通風降溫,通風口應由小到大,白天25℃為宜,定植前一周進行低溫練苗,出苗后基遇低溫陰雨天氣,應及時噴施波爾多液或退苗特,以防苗病發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