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在農業現代化以及推進棉花產業化的發展進程中,采棉機械化是不可逆的趨勢。兵團大力推廣機采棉,主要是為緩解日益攀升的人力成本。不 過,隨著紡織企業對棉花質量要求提高,快速的機采進程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和手采棉相比,機采棉的質量堪憂,很多生產高端紗的紡織企業敬而遠 之,但如果不發展機采棉,棉花產業長遠發展堪憂。矛盾面前,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機采棉快速推廣這一“兩難”過程。
機采棉=質量差?
9月23日,浙江省產業援疆*大的援疆項目——潔麗雅新疆品牌產業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產。這個計劃年生產毛巾2萬噸的企業,年消化棉花量約5.5萬噸,占一師阿拉爾市全年棉花總產量的六分之一。但是,該企業沒有使用1公斤的兵團機采棉。
?潔麗雅新疆新越絲路有限公司總經理夏敬永告訴記者,潔麗雅生產的都是高端毛巾,對棉花的強力要求很高,而當地機采棉的斷裂比強度普遍在 30特克斯以下,機采棉的品質不符合產品要求。并非只是潔麗雅要求這么苛刻,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一師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另外幾家棉紡企業,對當地機采 棉的評價也不高。新疆錦域紡織有限公司雖然購買了當地機采棉,但是對于當地機采棉的質量,總經理白普不敢恭維。白普表示,機采棉的斷裂比強度和纖維長度較 手采棉的低和短,而且含雜量高,薄膜等新“三絲”較多,如果要紡40支以上的高端紗,**不能使用,因為,棉紗中紡進了薄膜,影響整塊布料染色,布料直接 成為次品。
從眾多紡織企業的負責人口中,記者總結了機采棉的幾大“罪狀”:斷裂比強度低,普遍在30特克斯以下;纖維長度短,均在30毫米以下; 含雜量高、新“三絲”多。因為品質差,機采
是不是機采棉就等于品質差呢?
一師阿拉爾市棉麻公司副總經理王劍波表示,世界主要產棉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種植的全是機采棉。目前,在國內棉花價格普遍下跌的情況下,美棉和澳棉卻因為質量好成為企業生產高端紡織產品的必選。但是,為什么偏偏兵團的機采棉在國內市場與質量差畫上了等號?
在南疆采訪時,諸多紡織企業負責人在說機采棉質量差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加上“本地”二字。在兵團機采棉下跌到每噸1.2萬元左右的時候,一些澳棉甚至還可以賣到每噸1.7萬元左右,由此可見,機采棉等于質量差不成立。
會不會是機采的技術不成熟?
早在1850年,美國就開始了對機采棉的研究,20世紀40年代開始量產采棉機。到1980年,美國種植的棉花已經實現了百分之百的機 械采收。1996年,兵團投資3000萬元立項實施“兵團機采棉引進試驗示范項目”,**在一師一團和八團進行機采棉高產技術栽培試驗;1997年,兵團 投資3.88億元,分別在一師、二師、三師、六師、七師、八師的25個團場新建和技改28條機采棉清理加工生產線。經過5年的試驗調整,自2001年起兵 團開始大規模推廣機采棉,在6個師的43個團場建立首批機采棉示范基地,到2014年,機采面積突破630萬畝,占兵團植棉總面積的70%,采棉機保有量 超過1700臺。
既然采摘技術成熟,為何兵團機采棉要比澳大利亞、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的機采棉品質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并沒有明確的機采棉 質量評價體系,機采棉依然是按照手采棉的標準來評價。我國棉花主要分為感官檢驗和儀器檢驗,以感官為主,感官檢驗的指標有:顏色級、纖維長度、異性纖維; 常規儀器檢驗指標有:馬克隆值、斷裂比強度。記者了解到,從去年的棉花檢測結果來看,兵團機采棉的纖維長度普遍是28毫米,*短的甚至只有26毫米。手采 棉的纖維長度則可以達到29毫米,甚至是30毫米。機采的斷裂比強度普遍在30特克斯以下,這也意味著,機采棉質量差,成紗率較手采棉低。相對于纖維長度 短和斷裂比強度低,兵團機采棉*大的問題是異性纖維增多了。專家表示,這和地膜有關。一師阿拉爾市銀海機采棉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凱林告訴記者,棉花覆膜技術 的產生,是促使兵團棉花產量飛躍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為節省成本,薄膜的厚度卻一年比一年低。近些年,一些團場使用的薄膜的厚度甚至低于0.1毫米,經 過風吹日曬水泡,到了棉花收獲的季節,薄膜已無法回收,薄膜的細屑會隨著采棉機的摘錠進入到棉花中,成為新“三絲”。而薄膜在加工環節是無法去掉的。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記者了解到,兵團60%以上的職工收入來自于植棉,團場農業利潤的50%以上與棉花產業有關,有100多個團場經濟社會發展依賴于棉花,棉花產業已經成為兵團的主導產業之一。
記者替職工算了一筆賬,如果棉花單產400公斤,手采棉花按照每公斤2元(各師拾花價格不統一)計算,每畝拾花費要開銷800元。機采 棉花按照每公斤成本1元(各地不相同)計算,減去5%至10%的損失,每畝拾花費在360元至380元采棉機幫植棉職工每畝節省拾花費400多元。
機采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100畝單產400公斤的棉田,機器采收也就是大半天,但是如果雇用10個人要拾近1個半月,用機采則省時省事,植棉職工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賺另一份收入。
? 2004年至2014年10年間,兵團機采棉的數量增長了10倍多,機采面積占種植總面積的70%。在機采棉實驗起步早、技術成熟的澳 大利亞、美國、以色列等產棉大國,實現****機采經歷了30年至50年,那么,兵團短時間推廣機采棉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專家表示,澳大利亞和美國這 些產棉國的機采棉質量之所以好,重要原因之一是通過集約化生產和管理,棉農耕種土地少則幾千畝、多則幾萬畝。并且,美國設有專門替棉農服務的棉花公司,棉 花公司通過統一品種、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采收、統一加工,使得棉花品質普遍較高、可紡系數高。*重要的是,棉花公司主動根據紡織企業產品需求統一配 棉,可謂“后端為前端服務,前端為后端補胎”,整個產業鏈條配合得十分協調。
較之內地和新疆地方小塊地零散的種植,兵團土地集中連片,機械化和集約化程度高很多,但與澳大利亞、美國相比,集約化程度則不夠。兵團 職工承包的土地少則幾十畝、多則幾百畝,雖有連隊技術員指導生產,但各自的管理又有不同。從宏觀上看,兵團十余個植棉師分布在天山南北,育種、土壤、氣候 以及耕作模式又不盡相同,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仍在兵團管轄內,要做到統一十分困難,棉花品質難免各異。與兵團多年往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告訴記者,機采 棉應該是個系統工程,機械采收只是系統工程中的一個環節,而育種、管理等步驟也同樣重要,且有樣本可以借鑒。在澳大利亞,各地機采棉棉株高度基本一樣,棉 枝基本都是水平生長,適合機械采收。在美國,機采棉棉株高85厘米,**顆棉桃離地距離是18厘米,并且,棉枝都是水平伸展,按這樣的株型適合機采。但是 在兵團,各地機采棉的株高均不一樣。這是因為植棉職工打頂的高度不同,有些植棉職工為增加產量,多留棉桃,導致棉花株高不統一。同時,兵團機采棉普遍** 顆棉桃離地距離是8厘米,棉枝斜著長,這就不能很好地配合采棉機的摘錠,機采棉采收時,會將棉花秸稈一并采收進去,形成新的時“三絲”。為增加棉花產量, 兵團每畝地大多種植1.6萬株甚至1.8萬株機采棉,這種密度本身影響棉花質量,也影響著機采質量。
一師阿拉爾市銀海機采棉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凱林告訴記者,機采過程對棉花纖維長度的影響是0.1毫米至0.3毫米,加工過程也會有0.1 毫米至0.3毫米的折損。因為機采棉的含雜量高,很多加工廠為讓棉花看起來更白(顏色級),加工過程中會比手采棉多清理1遍,有的甚至清理3遍。機采棉質 量出問題,并不僅僅是機采的問題。
王劍波表示,多次清理過的棉花看起來的確更白,但內在的指標變差了,“中看不中用”。對于棉紡企業來說,他們真正面臨的問題恰恰不是含雜量高,而是棉花的纖維長度短、斷裂比強度低和異性纖維多,因為,這些指標直接關系到成紗率和紡織產品的質量。
從這個角度來講,機采本身技術的成熟與機采配套工序的不協調是導致兵團機采棉質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 系統性問題須系統地解決
機采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即使目前機采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們都不應阻擋機采棉的發展。在物化成本、人力成本日 益攀升的情況下,不發展機采棉無異于讓棉產業停滯不前。但是,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機采棉的發展方式。機采棉是系統工程,發展機采棉并不僅僅是緩解勞動力的戰 術性問題,也是發展棉產業的戰略需要,系統性問題須系統地解決。
姚穆表示,兵團要發展機采棉,必須要吸取產棉大國的成功經驗和教訓,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兵團要從育種開始,選育絨細、纖維長度長、斷裂 比強度高的品種,同時,要盡快改變種植和管理模式,盡快出臺機采棉的培育和管理細則,建立機采棉的評價標準,各個環節聯動配合機械采收。
市場對機采棉的態度,也讓一些職工降低了購買采棉機的熱度,至少在一師阿拉爾市,今年再無一人申請購買。兵團農業局的一些領導也曾表示,適當增加一些手采棉,可以提高整體的棉花質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