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以下是到會企業代表反饋的聲音:
武漢銀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方:
1、當前棉花市場的問題不是單獨的問題,而是整個農產品產業同樣都面臨的問題,我們國家的農產品種植模式和結構規模小造成的價差具有可操作性。
2、棉花進入市場化之后,資源化配置造成的價格往中間拉,私下交易形成配額價格,中間有計價,內地棉花逐漸減少,新疆運出的棉花也會少,內地棉 花流通分為兩個版板塊,內地做流通會很麻煩,農民計算的收益比企業更細,中間貿易產業鏈條長,不同的產業模式經營不同,原來有收拋儲我們企業作為交儲企企 業可以多交儲備棉,現在國家進入市場化運作,目前只能通過做一些倉單,依靠倉單棉的升貼水把量做上去,獲取一部分小眾市場的利益。400型企業資產將成為 企業的負擔。目前時代這樣,大家要生存下來沒有辦法,只能依靠轉型或者市場的淘汰*終生存下來。
3、湖北企業跟交易市場的合作很好,建議交易市場對品種做一些擴充,鄭商所做國內棉紗,交易市場可以推出進口棉紗、化纖、期權設計成交易品種。當前我們在轉型期間已經嘗試品種擴充,而且未來發展做品種延伸具有必要性,目前已經嘗試做一些油脂產品。
孝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勁松:
今年湖北省目前產銷運營相對平穩,紡織企業當前已經度過了*低谷的時期,但當前企業生存的空間下降了,目前低支紗不做了,低等級棉花整個用量也 在下降,目前企業只生產40支以上的紗線,當前大力發展高支紗以及坯布產品。目前由于企業處于復蘇階段,產能只有10萬錠,預計9月份之后會增加用棉量。 對于后市信心相對充足。
湖北龍感湖力達棉花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耀華:
1、國外的棉花與國內棉花價格還有一定的價差
2、近期期貨跌的比較厲害與新疆棉花目標價格152 0173 3840也有一定關系,主要是市場的炒作因素以及6月份棉花貸款雙結算零也有一定的關系。我判斷目前市場利好。
3、我認為年前黏膠比較好,對于棉、紡織行業后期會比較看好。三年的收儲對棉花的影響比較大,通過3年淘汰了一部分企業,紡織企業*困難的時期 已經過去了,但之后并非一馬平川。國家政策向新疆扶持,內地的軋花廠怎么生存?所有的企業發展都與國家政策相關,國家希望棉花市場化的同時,但在價格補貼 上大力扶持新疆也一定程度上傷害內地種植者,因此,希望國家在補貼政策上,新疆和內地能保持一致性。
4、內地企業去新疆建設企業,招工會比較困難,而帶著內地的職工過去,人工成本將會增加。
湖北枝江白銀棉業糧油棉事業部總經理李春
1、當前銷售進度與市場緊密銜接市場整體價格一直往下跌,湖北地區一個廠平均收300多噸,很多廠收購1000多噸,往后將會無棉可收。當前幾個當地棉花企業表示,2015年下半年將不在內地收棉花,主要是因為地產棉一直處于嚴重虧損狀態,另外庫存高企也是主要因素。
2、 當前本企業應對轉型期,在國家收儲的時候,企業積*參與收儲,擴大庫容。其次在棉花市場化的時候,積*發展棉花貿易,雖然做的量還不是很大,基本在 4000-5000噸,但是已經在逐步增加的階段;其次從2012年開始投資資產管理公司,眾所周知,在棉花淘汰發展的同時,許多棉花企業資產投入大成為 企業的一個包袱,不少企業資金困難,賣設備都很困難,資產折舊也比較難。其次是大力發展糧食產品轉型。目前公司已經上了一些小麥、玉米收割機和烘干設備, 著手糧食收購。
3、 關于內地補貼,當前湖北補貼還沒到手。下面弄得很混亂,湖南地區棉農壓根不知道內地補貼這事,建議內地補貼的宣傳做到位,補貼及早讓農民得到實惠。
棗陽市萬通 棉紡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吳總:
當前
湖北銀豐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蔡亞軍:
近期全國拜訪300多家紡織企業,調查結果顯示規模較大的企業庫存量在1-2個月,規模較小的企業用棉量在15天。目前棉紡織形勢,紡織*艱難 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為什么現貨以及期貨市場還在跌,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供大于求。紡織企業用棉量相對較少,開工率不足,紡織原料棉花的替代品增多;其次 是信心問題,中后期多數企業的經營虧損加劇造成了企業的恐慌心理。
預計5月份高等級棉花將會用完,5月份之后的市場將會好轉,低等級棉花不好賣,后期符合紡織企業配棉要求的棉花很少,企業寄希望于國家拋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