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中國
一、2014年棉花產業回顧
(一)全國棉花總產減少
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全國植棉面積6328.7萬畝,減2.9%;單產97.35kg/畝,增0.7%;總產616.1萬t,減2.2%。市場數據,2014年棉花生產呈“三減一降”特征。一是面積減至7151萬畝,減7.6%。二是單產減至95.8kg/畝,減4.5%。三是總產減至684.7萬t,減11.8%。四是棉花產值減,收益減。
(二)棉花取消臨時收儲政策,試行目標價格,價格大幅下跌
受臨時收儲政策取消影響,據中國棉花生產監測預警數據,2014年度農民
(三)棉紗線和紡織品服裝生產、消費和出口增長回落
2014年紗產量3379.2萬噸,同比增5.6%;棉布產量390.0億米,同比基本持平。但因國內外原棉價差仍較大,棉紡織用棉710萬噸,減少12.3%。2014年紡織品服裝出口2984.9億美元,增長5.1%,回落6.3個百分點。2014年國內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零售12563億元,增長10.9%,回落0.2個百分點。2014年進口原棉244.2萬t,減41.2%;進口額49.91億美元,減40.9%。進口原棉均價2045.67美元/t,比2013年2034.43美元/t,略增0.6%。2014年進口棉紗線201萬t,減4.2%;出口棉紗線43.1萬t,減18.0%。
(四)國內外棉價下降,價差大幅縮小但仍較大
2014年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128B)均價17169元/t,下降11.2%。Cotlook A指數(FE)83.11美分/磅,下降8.0%。國內外價差縮小但仍較大。進口棉到港加權平均價差5541元/t,價差縮減6403元/t,減13.5%;1%關稅加權價差3666元/t,比2013年價差4364元/t減16.0%;滑準稅加權價差2239元/t噸,價差縮減3574元/t,減37.4%。
二、2015年棉花產業展望
(一)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在延續
全球經濟復蘇仍將乏力,石油、匯率和地緣政治等多重變動加劇全球經濟的分化,石油價格大幅下滑對進出口國家的苦樂不均,美元匯率升值可能影響美國經濟復蘇,日元和歐元貶值影響私人消費,全球大宗商品和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普遍下行和回歸,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不確定性,許多國家都在修正和下調經濟增長預期,IMF和世界銀行1月預測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速率為3.0%~3.5%,比早期預測下調了0.3~0.4個百分點。
預測2015年CCPPI仍將下降,棉紡織消費呈弱勢“恢復性”增長和生產呈強勢“縮減性”,產與需的分化仍將延續2014年的態勢。據中國棉花生產監測預警報告,2月意向植棉減幅高達14.9%,3月增長到21.4%,擴大了6.5個百分點。由于全球庫存不斷增長,USDA 2015年2月預測期末庫存增長到2491萬t,庫存消費比擴大到99%。中國期末庫存從2013/14年度的1365萬t增長到2015年2月的1403萬t,占全球庫存的56.0%。
(二)全球棉花價格和生產走向
價格是市場的牛鼻子,價格與供需基本面和市場心態變化有著緊密關系。2015-2016年全球原棉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緩解,全球棉價缺乏支撐,下行壓力增大。USDA 2月預計2015年
三、加強科技興棉,搞好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
(一)科技興棉是促進植棉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關鍵措施
一是調整棉區結構,調減西北無效產能;二是調整品種和品質結構,提升機采水平;三是加大科技興棉支持力度,實現節本增效;四是創新服務新模式,提升植棉業服務水平。
(二)新疆目標價格改革是新嘗試,總結經驗,完善價格形成機制
2014年新疆試行目標價格改革,設定目標價格19800元/t,新疆采集期的籽棉售價6.02元/kg,折皮棉13600元/噸補貼6200元/t,按產量367.7萬t(國家統計局)補貼227.974億元。至2015年3月底,新疆地方基本農戶,按60%面積補貼265(北)~270(南)元/畝,按40%產量補貼籽棉0.683元/kg,測算南疆基本農戶補500元/畝上下。兵團按產量隨交售補貼職工籽棉1.6(機采)~2.1(手采)元/kg。長絨棉補貼0.80元/kg。
2014年國家出臺9省棉花補貼2000元/t,這9省產量233.8萬t補貼資金46.76億元。據了解,3月中下旬,按良種棉面積補貼山東235元/畝,江蘇205元/畝。
同時要配套棉花生產保險,提高災害賠付率;增加生產投入,提升基礎產能能力;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鑒于原棉大量庫存,2015年不宜追加配額外原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