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一月的新疆,干冽、寒冷,當地棉市也如天氣般冷清。“跌了!”不少棉農這樣表述此刻
現實:賣,還是不賣?這是個問題
記者從中國棉花協會了解到,截至1月中旬,新疆地區籽棉交售已完成90%以上,但仍有部分棉農尚未售完。13日,南疆地區籽棉主流價格4.0~5.0元/公斤,較上月中旬跌近1.0元/公斤。
在山東德州夏津縣,棉農老張認為目前是10年沒有過的“大減價”。“跟上年比,一公斤籽棉降了三塊”。因天氣原因,今年產量并不高,按常理價格應該會高一些,相反,價低還沒有人來收。“過去一到收棉季節,棉販子都在地頭等著”。
這是國家取消臨時收儲政策,執行目標價格政策的**年。
去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聯合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52 0173 3840元。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出現“農民不愿賣,企業不愿收”的 局面,是因為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取消后,新棉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一方面,農民種植成本高,價格低于預期,自然不愿賣;另一方面,國內棉價雖然下降了,但與 國際棉價相比,仍然處于高價位,棉企還不愿收。棉花專家陳曼蕓分析,雖然之前內地也出臺了補貼政策,但棉農仍處于不賺錢或者賠錢的狀態。“2015/2016年度,內地棉農收益可能會更少”。
?“加工棉花的軋花廠同樣面臨艱難選擇。賣,沒啥利潤;不賣,后期繼續下跌怎么辦?”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芳認為,有些棉企對目前棉市行情“看不明、猜不透”,采取了觀望態度。
在“清華三農論壇2015”上,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2014年起實行的棉花目標價格直補試點2015年范圍將不會擴大,仍然還在原范圍內試點。“這么做是因為政府希望棉花種植從黃淮海產區向新疆集中”。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標價格改革目的不僅是讓市場說了算,也是讓棉農和加工企業都要雙雙獲利,這樣的變革勢必會轉變農民的傳統生產經營觀念,也會轉變產品定價方式、補貼方式等。因此,對政策的適應有個過程,各種細則、配套措施也要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完善。
棉農:補貼發多少、如何發是關鍵
按照《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目標價格為每噸152 0173 3840元,補貼方式為四六開,即中央補貼資金的60%按實際播種面積補貼,40%按實際籽棉交售量補貼。這一政策的實施在業內引起巨大反響,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此輪新政意味著政府不再直接干預棉花價格,國內棉價由以前收儲價、拋儲價、進口價共同決定的格局,開始被打破。
高芳認為,目前新疆目標價格政策進展總體比較順利,市場定價機制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但是,經過2014年新疆棉花的收購、銷售、補貼等環節的執行,改革存在的問題也顯現出來了。“核查棉花面積要花費巨大的人工成本,交售數量的核查也存在不確定因素。”業內棉花專家李偉分析。
中央財政給主產棉省的補貼依據為國家統計局確定的棉花產量,補貼方式由各省自主決定,可選擇按面積或按產量補貼,補貼資金要求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專款專用,不得預留、擠占和挪用,確保補貼落實到棉農手中。
目前國家相關政府部門正在安排后期的補貼發放工作。在2014年12月23日舉行的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新聞通氣會上,新疆自治區財政廳經建處副處長胡方毅向媒體表示,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正在對棉花補貼標準進行研究制定,棉花面積補貼標準和交售量補貼標準將于2015年1月和2月公布。
隨著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發放時間的迫近,后續的補貼進度和金額備受關注,棉農普遍期望能夠盡快拿到足額補貼。高芳說,不管是新疆還是內地,*后如何發、發多少,關鍵是能夠完全落實到棉農手中,不給違規操作騙補行為以可乘之機,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才會持續健康運行下去。
市場:買不買、買誰的,以后紡企說了算
近幾年國內棉花價格長期居高不下,下游的紡企在高棉價、訂單下滑的多重夾擊下,陷入困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實施后,價格將由市場供求決定,國內外棉價差逐步縮小,2015年,棉花市場需求是否有所改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認為,2015年企業補庫動力上升,市場需求增加,棉紡織企業有望迎來困境反轉,提升國際競爭力。
楊世濱說,過去的棉花收儲政策是為了提高棉農收益,穩定棉花市場價格,但國家以每噸20400元收了全國98%的棉花,紡織企業要買就得高價買國儲棉,而國儲棉即使以17250元/噸賣給企業,仍然是全球*高價。自2014年10月以來,除了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外,給紡企印象*深是棉花質量的大幅改善。“紡企與棉企、棉商直接對接,選擇的余地變大,買不買、買什么質量的棉花完全是紡企說了算。”
楊世濱認為,在3年臨時收儲時期,棉農種棉花更多地是關注產量,造成國內棉花尤其是新疆棉花質量明顯下降,部分軋花廠為了增加交儲量,把部分低等級棉與高等級棉摻在一起,從而拉低了高等棉的品質,棉花質量問題成為紡企擔憂的首要問題。“因為紡企用棉除少量進口棉之外,大部分都要通過競拍購買國儲棉。現在,上游棉農、軋花廠在銷售、加工棉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將棉花分等級處理,以提高效益,長期來看,有利于整個棉花產業鏈走向正常的發展軌道。”
后市:國儲棉如何消化,影響棉價走向
據業內專業人士調查分析,國內的儲備棉庫存讓上下游企業不得不擔心——國內一年的棉花需求量在650-750萬噸,2015年仍處于供給明顯大于需求的狀態。有企業把國儲棉比喻為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對紡企的殺傷力將是致命性的
“國家棉花臨時收儲政策確實起到了保護農民利益的作用,而且那時國家的收儲也有抄底的意味,再后來收儲政策就變味兒了,導致現在的出庫困難。”楊世濱認為現在收儲形成的庫存棉花,已經成為燙手的山芋。
據統計,截至1月9日,新疆地區棉花加工總量409萬噸以上,市場預測本年度新疆棉花產量或超420萬噸,甚至達到450萬噸,超出了前期市場關于新疆棉花產量在400萬噸左右的預期。
?“本年度棉花消費未見明顯改善,國儲棉何時拋、何價拋、節奏如何,將影響國內棉價走向。”楊世濱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