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是國家的重要戰略物資,也是巴州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為了更好的掌握今年巴州棉花成本與收益情況,及時反映棉花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 題,保障巴州棉花產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巴州發改委積*組織對庫爾勒市、尉犁縣24戶棉花種植農調戶進行了走訪,對巴州2014年棉花生產、成本及收益情 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棉花種植面積增加,棉花總產下降,出售價格下滑明顯,成本上升,農戶收益大幅度下降。
????一、2014年棉花生產情況
????今年巴州棉花生產形勢:棉花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棉花普遍貪青晚熟,生育期有所推遲,新棉市場比較低迷,農民植棉熱情降低。
????(一)棉花面積大幅度增加。今年巴州棉花種植面積470.92萬畝,與去年同比增加152 0173 3840.98萬畝,增長62.98%。
????(二)氣候災害影響棉花產量。今年4月棉花種植初期遭遇大風沙塵天氣, 5-6月雨日頻繁,低溫陰雨寡照,棉花普遍復播遲發;8月中旬-9月中旬,陰雨天較多,光照不足,而且氣溫冷涼,導致成鈴率低,秋桃減少,棉田普遍貪青晚 熟,棉花生育期較常年推遲10-15天,產量明顯下降。
????(三)新棉市場疲軟低迷。今年新疆作為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試點,面臨如此形勢,棉花收購企業入市非常謹慎。又加之氣溫偏低,棉花采摘 期延后,9月中旬才開始零星收購,籽棉收購價為5.50元/公斤,國慶節后棉價略有回升,白棉3級、衣分40%以上的籽棉收購價格6.00元/公斤,棉花 價格呈現“低開低走”形勢,平均收購價格5.80元/公斤,與去年同比下跌70.7%,跌幅較大,巴州棉價已創下近五年來的新低。
????二、2014年棉花成本收益情況
????(一)農調戶數增加。2014年是國家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的**年,新疆作為此次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試點省 份,為全面掌握棉花種植成本、收益情況,根據自治區要求,大量增加棉花調查農戶。2013年僅為尉犁縣6戶,2014年增長為庫爾勒市和尉犁縣2個縣市 24戶,增長了4倍。
????(二)畝產產值大幅度減少。今年巴州多低溫陰雨天氣,棉花生產中秋桃生長發育遲緩,特別是對晚期棉桃吐絮非常不利,棉花單產比去年減產。 2014年棉花平均畝產皮棉126公斤,與去年同比減少10公斤,皮棉產量下降7.3%。今年棉花出售價格下降,產量減少,產值大幅度減少。2014年畝 平均總產值1870.40元,與去年同比減少1133.93元,產值下降37.7%。
????(三)畝種植成本上升。2014年棉花畝均總成本2689.18元,與去年同比增加424.02元,增長17.3%。
????棉花畝均總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土地成本。其中:生產成本2140.35元,與去年同比增加475.19元,增長28.53%;土地成本548.84元,與去年持平。
????生產成本包括物質與服務費用和人工成本。其中:物質與服務費用1015.88元,與去年同比增加92.50元,增長10.02%;人工成 本1124.47元,較去年減少231.15元,下降17%。棉花產量下降,雇工費用也相應減少。今年平均每公斤拾花費用2.50-3.00元(含伙食 費),基本與去年持平。
????今年的棉花種植中,物質與服務費用漲幅較明顯,主要有化肥費用325.19元,與去年同比增加37.65,增長13.1%,今年化肥價格 雖有所下降,但同比用量增加,增幅為47%;農藥費用62.07元,與去年同比增加16.64元,增長36.6%;燃料動力費用32.54元,與去年同比 增加24.88元,增長424%。2014年物質與服務費用中的化肥、農藥費用增加較明顯,主要是今年低溫氣候影響棉花生長,農民加大化肥、農藥的投入 量,促進棉花生長。而燃料動力費較去年增加4倍多,主要是今年水資源匱乏,農民種植棉花渠水灌溉量較少 ,大部分為自打井抽水滴灌,所耗電費較高,另外,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農戶廣泛購買使用農用機械作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加大了柴油耗費 支出。
????(四)畝凈利潤、現金收益為負增長。今年國家取消了連續實施三年的臨時收儲政策,啟動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棉花市場運行環境發生重大變 化,棉花價格回歸市場調節,并與國際接軌,在失去收儲政策的托市保障后棉花價格大幅下跌。再加上種植成本的上升,使得棉花種植收益大幅下滑,為負增長,農 戶基本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巴州棉花每50公斤出售價格639.15元,較去年減少333.96元,下降34.31%;每畝凈利潤-280.63元, 較去年減少520.06,下降117.21%;每畝現金收益-35.89元,較去年減少450.22元,下降191.33%。
????三、現有的棉花補貼政策
????1b.良種補貼。中央棉花良種推廣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為15元/畝。
????2.政策性保險。目前,棉花政策性保險保費按單位面積棉花生產物化成本(800元左右/畝)的7%征收(約56元/畝),由中央、自治 區、縣市和農戶共同承擔,其中:中央財政承擔40%,自治區財政承擔25%,縣市財政承擔15%,農戶承擔20%,保額*高上限800元/畝。
????3.農機購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中涉及棉花生產機械的有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排灌機械六大類,各類機械分檔進行補貼,補貼額在190元-40萬元不等。
????4、棉花目標價格補貼。今年國家對新疆棉花實行目標價格補貼,根據中央財政撥付補貼資金時間,按照核實確認的棉花實際種植面積和籽棉交售量相結合的補貼方式,中央補貼資金的60%按面積補貼,40%按實際籽棉交售量補貼。
????當前良種補貼、政策性保險、農機購置補貼等已計入補貼收入,因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資金的發放時間在明年的元月、2月份,故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未計入成本收益。
????四、棉花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一)棉花價格的持續走低,嚴重影響了棉農的種植積*性。今年臨時收儲政策退出,棉花價格回歸市場,讓市場主體有些措手不及,沒有了價格 風向標,棉企都不敢放手收棉。籽棉初期收購價格執行農發行對新疆貸款企業的籽棉收購價指導價5.50元/公斤,高于這個價格部分貸款比較困難,企業也不敢 過高價格收購。低迷的棉花價格,棉花生產基礎的薄弱和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對棉農都產生了較大沖擊,嚴重影響了棉農種植的積*性。
????(二)棉花生產仍然是個弱勢產業,災害天氣影響棉花品質和產量。棉花種植受自然條件影響很大,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靠天收”的狀況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同時巴州棉花種植的機械化作業程度低,耗時耗力強度大。
????(三)棉花的良種補貼僅為每畝15元,與糧食補貼還有相當差距。對于新品種雜交棉種的價格來講,所占比例較小,與整個種棉成本比較更顯得微不足道,在調動農民種棉積*性上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
????五、促進棉花生產的幾點建議:
????(一)減少棉花流通環節,穩定棉花價格。在有效保障農民利益和穩定棉花種植面積的同時,減少國內棉花流通環節,加大棉花儲備力度,將棉花市場從政府管控回歸到市場,使內外棉價接軌。
????(二)建立棉花種植補貼制度,穩定棉花面積。建議國家借鑒糧食生產的做法,實施棉花*低保護價政策,合理制定棉花*低保護價,防止出現棉價的大起大落,減少棉農種植風險,穩定種植面積。
????(三)加大對棉花主產區政策扶持力度,穩定棉花生產。當前農資支出占農業生產成本比重仍較大,擠壓了農民種植利潤空間,國家應加大對棉花 種植的支持力度,給予棉農更多扶持,如加大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性補貼力度,加大良種繁育力度,積*推廣先進技術等,進一步調動棉農種植積*性,保證棉花生 產穩定發展。
????(四)加強農田基本水利建設,提升抗災減災能力。進一步加大水渠的保護和治理,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加大節水技術推廣力度,不斷創新節水機制和節水模式,使農民在災害之年不減收。
????(五)提高棉花種植機械化水平,降低棉花種植成本。由于棉花獲現率高,種棉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較大,建議進一步加大規模種植、膜下滴 灌、機采棉、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等技術,降低成本。同時進一步發揮有關部門在技術推廣、培訓、咨詢、科學施肥、精量播種、病蟲害預測預報、風險管理等方面的 服務職能,降低種植成本。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