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往年,一些山東、河南的
據了解,今年長江流域棉農收益普遍下降。11月13日,湖北荊州一位徐姓棉農說,當地籽棉價格在3.2-3.4元/斤(衣分39%、回潮率10%),較12日下跌0.05元/斤。按照目前的價格,大家基本是“本搭本”,一些單產較低的棉田處于種植虧損狀態。江西九江一位包地棉農今年植棉95畝,平均單產410斤/畝,截至目前一兩棉花未賣。因為若以目前當地3元/斤左右的價格交售,他的棉花毛收益僅410╳3=1230元/畝,但是加上包地費700元/噸,再有地膜、化肥、農藥、人工等各項支出,物化成本在152 0173 3840元/噸,這樣算來他今年每畝虧140元。在這種情況下,賣還是留?棉農心里很糾結。賣?將以微利或虧本收場,一些包地棉農不甘心。不賣?后期價格再降怎么辦?誰來買單。另外,近日相關部門發布了內地9省棉花直補消息,具體方案由各省自行制定,在方案未出臺前,棉農擔心賣掉棉花拿不到補貼,所以一些棉農想等等看。
一些棉企反映“收購就虧損,收得越多虧得越多”。目前湖北省開秤400型企業不足100家,200型企業開秤者也不多,部分在9、10月份開秤的企業已于11月中上旬停收。湖北隨州一位棉企老板說,目前長江流域3128、4128級皮棉現貨價格在13600-14200元/噸,已于成本倒掛400-500元/噸。一位市場人士說,今年長江流域的中小紡企老板跑路的跑路,停工的停工,僅一些大型企業維持生產,這些企業對當地棉花態度冷淡,他們熱衷于用配額通關進口棉,成本可降低2000-3000元/噸,另外就是使用新疆棉,不僅棉花質量好,還有運輸補貼。該市場人士認為,棉企、紡企“避市”的現象在后市還將加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